肾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发布 2020-02-11 20:19:28 阅读 2297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会2023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910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m1/min/1.73 m2≥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一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umoi/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i/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i/l,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1.正虚诸证:

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阴阳两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

次症: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邪实诸证:

湿浊证: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湿热证:主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水气证:主证:全身浮肿,尿量少。

次证: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血瘀证:主证:面色晦暗,腰痛。

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浊毒证:主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搔痒、尿量少。

次症: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主要针对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原则,一般在本虚辨证基础上,结合标实证进行药物加减,药物加减不超过3昧。医生需根据中成药的组成,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酌量使用。

1.正虚诸证。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脾益肾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g、北黄芪30g、白术15g、淮山药20g、茯苓15g、山萸肉12g、首乌15g、砂仁12g(后下)、陈皮15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白术15g、茯苓15g、党参20g、草果12g、仙灵脾15g、山萸肉12g、熟地15g、菟丝子20g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北黄芪30g、山萸肉12g、太子参20g、熟地15g、淮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2g、首乌15g、菟丝子20g等。

中成药:肾炎**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山萸肉12g、熟地20g、淮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5g、女贞子12g、旱连草20g、白芍15g、泽泻15g、枸杞15g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量: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肉桂(另焗)10g、仙灵脾15g、山萸肉12g、熟地15g、茯苓15g、泽泻15g、淮山药20g、女贞子12g、旱连草20g、熟附子9g(先煎)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2.邪实诸证。

1)湿浊证。

治法:祛湿化浊。

药物:法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半夏12g、白术15g、陈皮15g、白蔻仁12g、春砂仁15g(后下)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药物:以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2g、黄芩12g、大黄15g、枳实15g、竹茹12g 。

中成药:黄葵胶囊等。

3)水气证。

治法:行气利水。

药物:以猪苓汤加减**,猪苓15g、泽泻15g、茯苓皮15g、薏苡仁20g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4)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药物: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丹参15g、桃仁10g、当归15g、红花12g、赤芍15g、泽兰12g、田七3g(冲服)等。

中成药:阿魏酸哌嗪片等。

5)浊毒证。

治法:泄浊蠲毒。

推荐方药:大黄、崩大碗(积雪草)等。

中成药:尿毒清颗粒等。

二)肠道给药**。

根据病情,可给予中药保留灌肠, 生大黄(后下)15—30g、附子10g、煅牡蛎50g、蒲公英50g、甘草6g等药物,水煎取液200ml,保持温度37—38℃,患者排尽大便,侧卧位,操作者将导管用石蜡油润滑管端,缓缓插入**内约5—8cm,用胶布固定,松开螺丝夹、滴速每分钟滴左右,滴完拔管,让患者卧床休息,尽量保留灌肠45分钟以上。一般每日1次,体质尚可,病情危重者可1日2次,5—7天为一疗程。也可隔日1次,或1周2次。

亦可采用大肠水疗仪、中药结肠透析机等设备进行**。

三)其他**。

根据病情,可选择中药离子导入等**。

四)内科基础**。

包括**原发病,消除可逆因素,如控制血压、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血容量不足、心衰、解除尿路梗阻等。可参考《肾脏病学》第3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

五)护理。1.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低脂、低磷饮食。

2.生活护理:慎起居、适劳逸、避风寒。

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3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20%。

3)血肌酐降低≥12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有效: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

3)血肌酐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l项,即可判定。

稳定:1)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10%。

3)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血肌酐增加。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二)评价方法。

1.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

中医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疗效率=(**前总积分—**后总积分)/**前总积分×100%

2、主要实验室评价指标。

主要针对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肾病综合征诊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是指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征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一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 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肾病综合征在中医学中主要属于“水肿”范畴。根据水肿的**病机不同,又可分为阴水、阳水,或风水、皮水、正水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和《肾脏病临床与进展》(郑法雷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年)。

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

3)高脂血症;

4)颜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浮肿程度可轻可重。

其中第条是必备条件。

肾病综合征诊断成立后,尚需进一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病理诊断。

二) 症候诊断。

1.风水内侵。

主症:先见眼睑及颜面浮肿,然后迅速波及全身,肢肢痠重,小便不利,其中兼见恶风寒、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而紧的风寒证和兼咽喉肿痛、舌红苔黄脉浮数的风热征。

2.湿热中阻。

主症:遍身浮肿,皮色润泽光亮,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有疮疡疖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瘀血内阻。

主症:面浮肢肿,迁延日久,**甲错,或见红丝赤缕瘀点瘀斑,或腰痛尿赤,舌淡或红,舌边有瘀点,舌下筋系瘀紫,苔薄黄或腻,脉细涩。

肾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疗方案。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gb t16751 1 1997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肾脏病学 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及美国肾脏 会2002年制订的k doqi 慢性肾脏病...

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总结优化

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疗方案2 中风病 脑梗塞 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6 胃痛 慢性胃炎 中医诊疗方案12 附 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 中风病 脑梗塞 急性期 胃痛 慢性胃炎 的优化及总结17 一 适用对象。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咳嗽 tcd编码 bnf01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icd 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临澧县中医医院。外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度。目录。肠痈 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石淋 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肠痈 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 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