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复试专业课备考指南

发布 2020-02-15 14:05:28 阅读 6081

万学海文。

研究生复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考察,万学海文建议2023年的考生们在面对专业课问题的提问时(具体形式可能是口述或者笔写)要有意识体现自己思路的独创新鲜性,因为导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其学术习惯很自然地会促使他们愿意多方听取新鲜思路和独创见解,并乐意招纳具备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生。

一、提出见解,**问题。

考生在提出自己个人见解时,态度要谦虚谨慎,不妨可先简要陈述对该问题的一般性见解,然后在对此肯定的基础上再详细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若对某问题实在无独到见解,则可采用质疑提问法针对该问题一般性回答提出一到两个质疑,或者对问题本身甚至与问题相关的话题提出问题,然后与导师**,展开话题,**得越激烈越好,能够引发一场讨论也是学术素养之一。

将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常见的课堂授课方式即是讨论课,所以考生有必要在面试环节体现自己眼光的独到性和对新问题的敏感性。如果不能够提出质疑,那么中规中矩地回答问题也可,但要保证逻辑思路的清晰和条理。在一问一答的交谈过程中,导师可以鉴察到学生知识面是否广博,思路是否独到清晰,学术潜力有否,甚至对学生的谈吐风貌都可由此见一斑。

二、实事求是,收敛谨慎。

万学海文在此提醒跨专业的学生要特别预备诸如“为何换专业”,“本科专业和今后的研究专业有何关联”,“本科专业对今后研究专业有何推助作用”,“自己今后研究的优势在**”等的发难式提问。对此,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多从逻辑方法、思维习惯等上层角度去论证和应答,因为任何专业尽管其学科内容不尽相同,但研究问题的逻辑方法却大致相同的。

如果老师问:“你本科的化学专业会对今后所研究的企业管理专业有何帮助呢?”,考生可以回答:

“四年化学学科的研习培养出自己注重条理逻辑和追究方法步骤的这一理工科思维习惯,而随着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需要相当的数据支持已是方向之一,那么严谨的理性思维便可为发散浪漫的人文体验提供理论支持和逻辑化规范。”等等诸如类似。

另外,导师一般还会问及学生为何考入此校,以及未来打算等等。如“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求职抑或深造?”,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时实事求是上策,不可伪装作纯粹为了科研所以才来此读研,完全可坦诚回答为将来更好地求职,获一满意工作等等。

若导师进一步追问“打算寻觅什么样的工作”,该问题旨在考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内心诉求所向,所以回答时要有所考虑,本着收敛谨慎的态度。其实,直抒胸臆也无妨,因为关于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此处露出少许破绽或不当,并无大碍,因为任何一个人,包括导师在内,都不会对诚实坦荡反感。

总之,研究生复试其实是一个很开放的和导师交流的过程,考生们在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只要自信大方谦虚的回答问题,相信老师们是不会为难同学们的,大家被录取得机会也是很大的。

2019考研复试专业课备考指南

万学海文。研究生复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考察,万学海文建议2011年的考生们在面对专业课问题的提问时 具体形式可能是口述或者笔写 要有意识体现自己思路的独创新鲜性,因为导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其学术习惯很自然地会促使他们愿意多方听取新鲜思路和独创见解,并乐意招纳具备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生。一 提...

复试指南 2023年考研专业课复试技巧

万学海文。2011年考研考初试成绩将于3月初陆续公布,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查。初试考察的是考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在与导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导师更注重的是考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因为考生如果对本专业足够了解,那么在以后课题研究中...

2019考研复试 简谈复试专业课备考要略

跨考教育逻辑教研室李俐。2017考研初试成绩刚刚公布,或欢喜或忧虑,不论如何,都需开始复试准备。考研复试是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研复试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终入选,是考研全程的最后一道程序,可谓最后一搏。想必从一年前准备考研开始,专业课就已经成为困扰大家的一个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