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化学模块作业

发布 2020-02-25 23:58:28 阅读 7319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要研究的内容:原料选择,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装置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方法,气体验满及鉴定方法。

3、认识催化剂与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我已经要求学生进行了预习本节课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一些基本操作。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教师要示范、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

这节课采用多**课件,这样可以使课堂容量大些,同时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多**课件、印刷资料、制取氧气的药品及装置。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在学习《生物》时,同学们已经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起到了催化作用,他是酿酒过程的催化剂?那么什么是催化剂呢。

根据“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 iupac)于2023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

人们利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这被称为催化反应。大多数催化剂都只能加速某一种化学反应,或者某一类化学反应,而不能被用来加速所有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并不会在化学反应中被消耗掉。

不管是反应前还是反应后,它们都能够从反应物中被分离出来。不过,它们有可能会在反应的某一个阶段中被消耗,然后在整个反应结束之前又重新产生。

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酯和多糖的水解,常用无机酸作正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常用五氧化二钒作正催化剂;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

02%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在这里,没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种负催化剂(也叫做缓化剂或抑制剂)。

二、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在所参加的反应中,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反应前后变不变。)

观察与思考。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观察老师演示并记录实验现象。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思考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本实验能否确定二氧化锰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应该增加哪些实验?

交流研讨:

1、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 :

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自主学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记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默写在下面:

交流研讨:⑴将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默写在下面(同桌相互检查默写对了吗?):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你能根据他们的共同点说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吗?写在下面。

交流研讨:在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显然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请阅读课本的《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思考一下,课本中介绍的方法是分解反应吗?

说出你的看法,与小组的成员交流一下。将最后结论记在下面。

三、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四、有效训练。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3.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5.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化为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气与液态氧气的不同,因此,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剩余物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教学反思。通过运用学案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多**课件的运用使得课堂容量增加,学生课堂上能“一个也不少”地参与到教学的始终,效果很好。

国培化学模块作业

二 交流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在所参加的反应中,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反应前后变不变。观察与思考。1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观察老师演示并记录实验现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思考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本实验能否确定二氧化...

国培作业模块七

question 1 分数 10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由于工作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紧张 失望 焦虑 愤怒 压抑等。选择一个答案 正确。这次提交的分数 10 10。question 2 分数 10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中,说法错误的是 选择一个答案 正确。这次提...

国培模块六作业

1 答 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包括学生 教师和家长三个对象。家长与教师参与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要全面掌握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2 答 杨老师主要运用了评价量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