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法制 心理健康 教育教案

发布 2020-03-06 12:20:28 阅读 7846

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三年级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法制(心理健康)教育,人学生学到一些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3、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

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远离不良行为。 3.学会自我保护。4.认识犯罪。

四、教学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节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课,力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将安全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秩序的进出教室,不随意上教学楼的二楼、三楼,不爬球杆、铁门、围墙等。

4、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第一课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言: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1.出示案例:

案例: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

2. 讨论案例:

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

3.怎样预防侵害。

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二课时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2、过程与方法: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

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2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第三课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

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互相向同桌介绍。

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1)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边交流,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

三、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

第四课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 ,说说自己的理解。

1. 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 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三、学唱《小学生安全歌》

安全像眼睛,时刻陪伴我.

安全像耳朵,时刻提醒我.

安全像长绳,处处连着我.

自我保护很重要.安全常识记心上.

下课出教室,走向运动场.

不狂奔不乱跑,楼梯道路礼先让.

游戏应安全,预防意外伤.

玩具和棍棒,切莫带身上.

活动要有序,防止意外伤.

实验课上认真听,安全事项记心上.

实验过程用心想,操作细心防受伤.

信息课上要记住,电源插座莫乱搞.

食品卫生要记住,不在小摊乱购物.

你和安全交朋友,身心就会保健康.

学习才会步步高,生活就会更美好!

四、总结。第五课法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性内容,使少先队员了解学法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的能力。

3、使队员们了解,法律是行动的准绳,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应自觉守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的能力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学法。

1、请大家做个急转弯猜字谜游戏,三点水一个来念什么?(涞)三点水一个去念什么?(法)轻松的猜谜为大家带来一个严肃的字眼: 放flash《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法”(教师板书)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 课题 学习要专注。二 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 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三 教学目标 1知识 a 要用眼,仔细看。b 要用耳,仔细听。c 要用脑,勤思考。d 要动口,敢发言。e 要动手,认真写。2能力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提高注意的稳定性。3...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认识我自己。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学会正确 全面地认识自我。情感目标 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行为目标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活动重点 正确认识自我的优缺点,接纳自我。活动难点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活动准备 一把小镜子 相信自己 的...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兴趣。2.兴趣给我们的生活或学习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 1.导入 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会对某些活动或者某些学科特别的喜欢,而对其他的另一些活动或学科则相对不太喜欢,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兴趣,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跟兴趣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机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