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征文

发布 2020-04-27 09:58:28 阅读 4529

守住自己的教育阵地,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

我是农村小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做一片绿叶,守一方‘黑土’,用‘三寸’白桦犁。耕耘岁月,让人生的价值在默默奉献中熠熠生辉!

”这是我一生的信条,我愿在教育的百花园中,辛勤浇灌,著花润果,催笋成竹,将绿叶的事业践行到底。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课外观察和研讨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的欲望。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

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不利因素,一是教学仪器设备少,学校资金困难,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科学宣传场所,这些都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高效开展。学生普遍家庭困难,家长也不重视学生学习。

但农村有农村的特色,这里有广阔的田野,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供我们耕种的土地,这些条件为我们农村小学科学课提供了足够的实验材料,也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这些自然优势,就能对学生的专题研究,进行科学**,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科学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呢?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诱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

怎样使学生爱上自然课呢?怎样来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走的回形针。首先老师竖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回形针,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回形针,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回形针随意地走动。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回形针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

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

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回形针的走动。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回形针自如地走动的奥妙在**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在讲授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知识时,我课前准备了一封用淀粉糊写好的神秘信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来破译这封信件。学生一听说要当小侦探,都兴趣高涨,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性被很快地调动起来。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精心组织教学,或通过讲解,或通过实验、讨论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渴望知道的问题,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二、课前精心准备,课中运用自如。

实验课与其它课不一样,有些课可以拿着教本、教案就去上,但上实验课如果不经过精心准备上起来师生都将会很吃力。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做一次,检验仪器的好坏。例如:

在教学《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课时,我通过检验,发现有些器材已经老化,连成电路不通电。我就把坏了的器材更换,再把所需的好的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导线〕摆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实验成功率。整堂课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三、小组合作,让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

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实验有序性,尽量避免纪律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

给学生分组,每4——6人为一组,选一名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当组长。在每次实验中领导该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再向教师汇报实验结果。同时还要严格执行老师制定的实验制度。

实验后整理好实验材料,保持桌面整洁。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有统一的实验开始和结束的口号。如:教师击掌三次,表示实验结束,时时保持安静、团结、活泼。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引导学生确定观察目标。在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才能让学生在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因此,首先,教师要在观察活动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过程围绕这个目的进行;其次,教师应适时地提出问题,抓住几个观察点,把观察活动引向纵深。如:

在观察沙和水时,学生往往只会对比观察两者在形状、颜色、多少等简单特点,不懂往纵深方面观察。这时,教师可抓住“平面”“流动”这两个观察点,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如“水有平面,沙有平面吗?水平面和沙静止时各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和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如“将装有沙和水的杯子倾斜一下,水面和沙面各是什么样的?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吗?

”如果把它们倒在桌上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样通过提问,学生的观察目标就很明确。

2.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借住学生身边生活,选择培养兴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这样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悟”出来的。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免不了要乱想、乱说、胡干,但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如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先出示小块马铃薯,学生猜猜放入第一盆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块马铃薯放入第一盆水中沉下去后再出示大块马铃薯,再让学生猜。可大块马铃薯放入第二盆水中却浮上来了。在学生都感到惊讶时,让学生讨论、思考原因。

当学生猜出是水的原因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来**水中成分的不同以及含盐量多少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这样,整堂课在学生自主猜测、**中得出结论,整堂课学生都在充满好奇、大胆猜想、合作**中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

3.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比观察法 将属性类似或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则易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如电磁铁和磁铁,它们有相近的性质和相近的用途。怎样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呢?

教学时,我让学生左手拿磁铁,右手拿电磁铁并接通电流,然后同时用它们去吸引铁钉,并观察现象,大家观察到铁钉都被吸引了。然后再让一学生切断电流,仔细观察铁钉的情况。此时大家观察到吸在电磁铁上的铁钉落了下来。

这时再问学生:“根据这一过程,你知道电磁铁与磁铁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吗?”这一看一问,电磁铁与磁铁的主要区别,在学生脑中就清楚了。

这种观察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同异共求”,抓住所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能从中归纳出特点,初步地、清晰地加以分类。

动态观察法

自然现象、生物的生长发育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自然界的变化、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研究需要作定期的动态的观察。如青蛙的发育过程、月相的变化、太阳高度的测定等,都需进行长时间的动态跟踪观察。在天文观察中,对星体的运动、位置变化的观察,如“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就是运用追踪观察的方法。

对一般运动物体的研究也采用这种方法。

动态观察要坚持有始有终,许多重大的发现都不是短期观察就能获得的,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或周期。只有经过长期的追踪观察,才能观察到连续的、完整的过程,使观察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

顺序观察法

就是要注意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进行观察。即先对整体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各部分,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或按照先外形,后内部;先前面,再后面;先上面,后下面的观察顺序。

有时重点特征需要优先观察。如《观察蜗牛》可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地、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获得对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等比较完整的认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观察蜗牛的眼睛、嘴、身上的气孔、排泄孔、腹足等具体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多种感官观察法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甚至要尝一尝。例如:教学“水”的内容时,我把酱油、白酒、白醋、盐水、清水放在一起,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从这些液体中挑选出清水来?学生得出先用眼看,分开有色的和无色的;然后用鼻闻,区分有气味和无气味的;最后用舌尝,找出有味道和无味道的。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鉴别出来。

在讲授两性花的知识时,我课前采摘了一朵南瓜雄花和一朵南瓜雌花,让学生观察花瓣的特点和雄花上的雄蕊的特点,并用手摸一摸雄蕊上的花粉,再用手摸一摸雌蕊柱头上的粘液。然后讲解授粉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学生观察物体有时还得借助仪器,如利用放大镜观察撕开的纸的毛边,比较陶片和瓷片的不同,用显微镜看看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等等。

4.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如教学《工具和机械》单元内容中的各个观察活动,如《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及滑轮组》、《斜面的作用》等都是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直观材料,让他们细致地、认真地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共同归纳出正确的结论。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我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硬币、铜丝、橡皮等,放到材料堆里,并告诉学生们设计试验方法,来利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把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教育督导论坛征文

附件1 第四届山东教育督导论坛征文参考内容。1 现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2 教育督导机制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3 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发展研究。4 基于督导的视角,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小学布局调整 素质教育实施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等方面的思路与对策。...

教师论坛征文

学生区间估计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作者单位 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作者姓名 胡照楠。学生区间估计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的研究。内容摘要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问题主要包括估测 估值和区间估计三种形式。区间估计又可分为估上限 往上估 和估下限 往下估 两种不同的形式。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在实际...

青年论坛征文

感恩让我懂得了奉献的真谛。浆粕公司 王忠芳。在三友这个充满温馨的大家庭中,到处环绕着一曲曲优美的感恩乐章,那是人与人的交流 是事与事的接触 是心与心的感恩。因为有了感恩融入,我才懂得了生活有多么精彩,三友有多么美好。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三友给予的芬芳。2011年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