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课五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5-06 15:16:28 阅读 7196

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上册。

21孔子。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三小学。

王延青2023年元月。

21.孔子。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其“仁”“爱”思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孔子也因此而备受中外人民崇敬。《孔子》一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和反映孔子的思想主张、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为我们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及通过几个小故事表现了他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形象风貌。

教学这篇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到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去认识那些对我们中华民族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教学中,我主要抓住表现孔子思想主张的几个故事及故事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自读自思,并联系生活及上下文交流阅读感受为主要手段,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重点句子,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读懂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默读课文。3.学习理解生字新词。

4.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课前准备:

1.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2.多**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名言搭桥,走进人物。

出示并齐读课后“阅读链接”,你们知道这些话是谁说的吗?2.板书并齐读课题:20、孔子。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检查预习读书情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指导部分生字书写、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如: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2.交流搜集资料情况。

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思考。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来写的?2.交流(“孔子生平”及“小故事”)四、小组交流,归纳小标题。

1.组内读书,归纳小标题2.全班交流,板书小标题(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盗泉”水(3)、与**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4)、晚年读《周易》

五、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孔子生平。

1.默读指导。

1)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2.班级交流。

要点: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六、小结质疑。

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底教导我们怎样为人处世呢?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

1.课前谈话:(出示课件)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中华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五经》,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唐诗》《宋词》,史传文学典范《史记》汉书》,它们以独特的魅力散发着持久的光芒,为后人所传诵。《四书》中的《论语》更是一部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的巨作,它记载着一个人的光辉思想,这个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中国人。

这个人就是——孔子。

2.板书课题。

3.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孔子的了解。[设计意图]:

借用多**课件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说说对孔子的了解回顾课文内容,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二、指导学法,明确要求。

1.指导学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找名言。

孔子有一句名言向我们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意思。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③悟学法。

学习的时候,不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今。

天我们就用这句名言指导我们的学习。

出示课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明确学习要求。

(大屏幕出示)默读课文中的几个小故事,思考:你最欣赏孔子说的哪句话或孔子的那些行为,在文中作批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借用孔子的名言指导学生读书时应有自己的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并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默读课文,自读批注。2.同桌交流,形成见解。

3.全班交流,智慧碰撞:你读懂了孔子说的哪句话?相机指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指名读这个故事,评价朗读。

论语》记载,**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2.找重点句子,理解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是怎么解释的?

3.把这个故事精炼成一个成语——推己及人。

会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把这个故事读为一个成语——推己及人4.板书:推己及人5.联系生活谈理解。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推己及人”的经历?能说说吗?

小结学法:联系生活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板书:联系生活)

“君子在穷困的时侯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1.理解“穷困”的意思。2.读课文体会“穷困”。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3.教师设疑,启发思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不明白,孔子都渴到什么程度了?

为什么不喝眼前的泉水?你们来当当我的老师吧。4.

学生解疑:联系上下文中故事谈理解。5.小结: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6.拓展知识。

所谓“君子”与“小人”是儒家思想里两个相对的说法。孔子把一切好的东西都划给君子,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划给小人。现在我们也用这两个词:

把“君子”送给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把“小人”送给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课件出示:《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言论7..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理解。

过渡:难怪孔子不喝“盗泉”之水,原来他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君子之道。

8.相机板书:君子自律。

9.渗透学法(并板书:联系上下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你们很了不起。

“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1.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并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内心体会不同人物的语速、语气、语调等。)预设1: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向孔子抱怨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a.抓住子路说话的无力及抱怨体会人物的心情,并指导朗读。“饿得都怕不起来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再试一试。

b.抓住孔子语气的坚定体会人物的君子态度,并指导朗读。

干渴难忍都坚决不喝“盗泉”水,此时孔子会如何对**们说呢?把自己当作孔子来读这句话。预设2: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免感慨万分,便对**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a.创设情景朗读。

孔子说这番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他会如何对**们说?。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

解。b.范读并指导学生读出孔子的语重心长。2.联系生活谈理解。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联系生活说一说。3.相机板书:善于自省●“韦编三绝”

1.用本课学法自学本段。2.交流。

用一个词说说你读这个这个故事的收获。(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如: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3.相机板书:学而不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品位语言文字,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从孔子为人处世的思想主张中受到启发。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

过渡: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耐人寻味,这就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仁”的基本体现。“仁”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土壤中,对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发现这些真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受用终身。如今,孔子的思想在世界上影响力也是巨大。

1.欣赏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的**。2.创设情景,对话交流。

现在孔子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大家面前,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或有什么问题就和他交流交流吧。

学情预设:师:同学们,现在孔子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大家的面前,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或有什么问题就和他交流交流吧。

生1:老师,您有学生三千,有成就的就有72人,您真了不起!“孔子”:过奖,过奖。

生2:老师,您对**说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可信,内心的判断也不一定正确,认识一个人不容易,那么应该怎么认识一个人呢?“孔子”:要多观察,多思考,深入地去了解才行啊!

生3:老师,我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但考试成绩为什么总是上不去呢?“孔子”:(略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4:今天学习这一课我的收获很大,要想有更大的收获,我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你可以读一读《论语》这本书。那里面是**们记录的我的言行。

生4:好的,我一定去读。

五年级体育教研课教案

时间第九周第一节。课型。一课时。内容1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成蹲立 2 游戏 交叉转体传接球接力1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成蹲立,动作要领的掌握。目的2 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能力。顺序准备部分。教学内容。一 课堂常规 1 ...

五年级上册期末教研

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指导。难度比 8 2 0 考试时间 1月16日 周三 考试范围 语文书,单元卷。注意事项 作文a b题与基础题卷要一致,提醒同学们先看作文,再定选题。考试题型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1 抄写诗句 要求正确 规范 美观。2 根据拼音写词语 两字词语 读读写写 3 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读...

五年级上册美术《青花瓷》教研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 青花瓷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认识瓷器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了解青花瓷的纹饰特点,能对青花瓷的纹饰从题材 组合特点 表现形式等作简短的欣赏评述。2.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主动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