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0-05-18 01:48:28 阅读 3669

考生答题分析与建议。

一、试卷基本特点。

今年试卷的阅读题量加大了,虽然分值没有变化,但卷1的阅读增加了一篇文章,从去年的两题变为三题。作文也有三个可选项,留出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作文的总体难度下降。从最终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重心已经有了转移,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阅读的平均分比去年增加了1.

25分,作文平均分比去年增加了o.31分。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文官文阅读。第9题主要是考查“文言断句和翻译文言句子h。

试题的材料虽出自先秦典籍,但用来设题的句子基本属于“浅易文言文″,其中的句式、词语学生在课内文言文都接触过,所以答题情况较好。

2.古诗鉴赏及名句的记诵。第10题和第11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及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记诵。

后者的题量及分值都较去年多(去年的默写选答2题6分,而今年的默写共8分,考查内容取材于课内8句,课外2句,诗、词、文三者兼而有之,侧重从先秦到南宋),这对学生记诵古典诗词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从答题的情况看,问题也很明显。

古诗鉴赏中,有的考生采取罗列概念(“借景抒情、情最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包抄的方法,而没有作“简要分析″,这说明学生对古诗的表现手法只是死背概念,却并不理解其中的实际含义,更不会,也不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古诗的阅读鉴赏之中。还有不少考生有许多错别字,并因此而丢分,实在可惜。例如:

似(拟)人、予(寓)情于景、借景舒(抒)情。

甚至还有考生没有分清“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区别,答成某种修辞手法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生除了要熟练地背诵名句名篇,很重要的是不能写错别字。但是,有些考生比较浮躁,识记不认真,在答卷中还是出现了以下别字:

“沧”误作“苍”、“粟”误作“栗”“恋”误作“念”、“却”(便胜却人间无数)漏写,“园”误作“圆”、“彭殇”误作“澎觞”、“汗”误作“汉”

从数据分析来看,总体的平均分是13.14,如果按照分值的比例来算,得分要比去年少o.62分,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的。

3.现代文阅读。今年考生的现代文答卷情况相对较好,平均分为12.49,比去年增加2.68分。

阅读材料《泪与笑》是命题者对原作“删改”后的产品。该题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有些答案在文章当中就能找到,如第14题从这句话(“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的上下文中搜索,就可以找到作者直抒胸臆的语句:

“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眼泪真是人生的甘露″、“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哭泣之后我们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鲜空气一样,我们的心灵忽然间呈非常健康的状态。”只要把这些话稍加整合,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

但不少考生并没有认真阅读完全文,在该得分的地方却失分了。像第13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设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但许多考生未加认真分析,错答为“借喻、比拟、拟人、象征、反衬″等。

4.改错、续写结尾和写欢迎辞。第六大题的题型设置基本上延续了2023年福建卷的做法。

平均得分为6.26(总分12分),和去年(总分16分,平均分9.0l)相比,按照比例看,得分减少了o.

49分。这和题目有较强的隐蔽性有关。如改病句就将错误隐藏在一个语段中,这无疑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从答题情况看,不少考生不善于从试题的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如第17题要求为短文续写结尾,短文的题目《创造时尚的人》就揭示了话题范围、谈论中心,可惜不少考生视而不见。

不得分的结尾主要桌有三种类型。

(1)完全离开中心,没抓住任何要点。例如:

①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歪打正着的时刻时时存在。

②敢于打破常规,做一些不平常的事有时也是一种创造。

(2)涉及某个要点,但总体上与中心无关。例如:

①生活中不缺乏时尚,只缺乏一种独特的眼光,懂得创造时尚的人。

②总之时尚无处不在,只要用用心,也许你就是一个时尚的人。

(3)未按要求答题,审题错误。例如:

二战期间,有一位士兵被派去参军,当时家里没什么吃的,只剩下一点碎面包和蛋糕,他妻子灵机一动,就将它们混合起来一并烘烤,取名为“提拉米苏”。战后,许多人纷纷效仿,成为一种典型的食品。

欢迎辞的拟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祭祖)、对****向前发展的关注,是个不错的题目。考生对“欢迎辞”应包含的内容要点认识不明是丢分的主要原因。例如:

我们隔海相望五十几载,但思念之情未能阻断,今天,我们终于盼到了游子的归来。

称谓对象、学子身份、祝颂辞均缺少。

5.作文。今年的作文题目富有层次性,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答卷**现的文体也非常丰富,有辩辞、剧本、诗歌、日记、演讲稿、广告词、书信,甚至还有产品说明书和**记录。作文的平均分是44.57,较去年增加了0.

33分。

抽样调查表明,约75%的考生选择了第三个题目,约15%的学生选择了草船借箭,不到4%的人选择写“戈多″(其余的还有空白卷、离题等情况),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考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不敢轻易触及自己不熟悉或不能确定的话题。有些考生答题过于仓促,对字句的推敲不足,导致写作方向的偏差。一看到题目“创新思维课上……″不少考生未加思考就认为以下的三个话题一定要和创新联系起来,非常生硬地、不顾对原著的理解、也不顾逻辑的合理大谈草船借箭的创新,有的考生在题目上就直书“创新”。

更有甚者,还有考生以创新为主题将三个话题进行组合。这都和对话题设置背景的理解不透彻有关。

另外,写第二个话题的考生本来就少,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写作的重心放置在“等待”上。也许这些考生只是听过这样一部作品的名字,对文意并不怎么了解,就转而消解话题中的其他元素,紧接原著,大谈“等待″的重要,结果大大减低了该试题的有效度。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古文古诗的记诵与积累。对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汲取是语文学习不变的方向之一,今年试卷古文及古诗的分值达到36分,占了近二分之一的比例(作文的分值除外)就是明证。

同时,还要注意记诵的准确度,特别是古诗的记诵还应记住字词的写法。

2.要注意文本的细读,加强对有效信息的梳理。只有将文本读细致了,细节才不会被遗漏。

像第12题题干里的这句话“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如果不仔细阅读就非常容易将几种“笑″忽略。其实答案就在文本第段,稍加筛选,然后概括就是一个非常完满的答案了。

3.要注意避开试题设置的障碍与陷阱。作文设置的陷阱比较明显。

第一个话题提供了“不足十万支”的假设性字眼,第二个话题同样假设戈多“已经来了″,考生稍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事实上,许多考生一看到草船借箭,就想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或是草船借箭的经典情节;一看到戈多,则马上联想到原著《等待戈多》,这意味着他们忽略了假设性字眼,将原著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将写作的重心向原著转移和靠拢,这些都会被判为偏离题意。选择第二个话题的不少考生写《生活须要等待》、《摒弃等待》、《还要等多久》等,全文丝毫不涉及题意,这都是非常可惜的。

202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考生答题分析与建议。一 试卷基本特点。今年试卷的阅读题量加大了,虽然分值没有变化,但卷1的阅读增加了一篇文章,从去年的两题变为三题。作文也有三个可选项,留出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作文的总体难度下降。从最终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重心已经有了转移,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阅读的平均分比去年增加了1...

202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考生答题分析与建议。一 试卷基本特点。今年试卷的阅读题量加大了,虽然分值没有变化,但卷1的阅读增加了一篇文章,从去年的两题变为三题。作文也有三个可选项,留出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作文的总体难度下降。从最终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重心已经有了转移,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阅读的平均分比去年增加了1...

202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狗吠深巷中,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2 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 滕王阁序 3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锦瑟 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