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考试试题 2

发布 2020-06-26 06:39:28 阅读 597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新的***《信访条例》实施的时间( c )

a、2023年1月10日 b、2023年1月10日 c、2023年5月1日。

2、县级以上人民**应当设立( d )负责信访工作。

a.信访局 b.信访办 c.信访接等室 d.信访工作机构。

3、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 d )提出。

a.会议上 b.负责人 c.意见箱里 d.接待场所。

4、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 b )人。

a.3 b.5 c.10d.30

5、县级以上人民**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如不能当场答复,应当在( a )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

a.15 b.30 c.60d.一周内。

6、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 b )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a.10 b.30 c.60d.90

7、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提出复核意见的时限是 ( b )

a.15日 b.30日 c .60日。

8、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哪方面陈述事实和理由( b )

a.行政机关 b.信访人 c.律师。

9、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b )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b )日。

a.15 30 b.60 30 c.30 60

10、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 a )

a.不再受理 b.不再复核 c.不予登记 d.不再答复。

二、多项选择题(在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1、信访人是指采用《信访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bcd)

a、人民b、公民 c、法人d、其他组织。

2、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

a、书信b、** c、走访d、电子邮件 e、传真。

3、信访人采用口头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信访工作人员应当记录信访人的( abcdef )等基本情况,并由信访人当场签字确认。

a、姓名(名称) b、身份证号码 c、联系** d、住址 e、请求 f、事实和理由。

4、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哪些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abcd )

a、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

b、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

c、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

d、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照a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

5、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不得有( abc )行为:

a.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 b.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

c.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

6、贯彻《信访条例》是为了(abc)

a.维护信访秩序 b.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c.保持各级人民**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d.密切党群关系。

7、信访人可以在(bc)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a.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日 b.接待地点 c.公布的接待日 d.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办公室。

三、判断题。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

3、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目标是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是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4、新时期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工作原则是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5、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工作重点是理顺信访秩序。( 解决突出信访问题。)

6、信访工作的重心要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

7、各地区各部门的分管领导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主要领导)

治安管理处罚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具有违法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 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 a )为依据。

a、事实 b、性质 c、情节d、社会危害程度。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d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行为人 b、监护人 c、其所在的单位 d、行为人或者监护人。

4、( a )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a、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c、精神病人 d、怀孕的妇女。

5、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b ),分别处罚。

a、年龄大小b、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c、是否亲自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使用的手段。

6、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强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处警告或者(b)以下罚款。

a、一百元 b、二百元 c、五百元 d、一千元。

7、在真实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上,采取涂改、拼接等手段,改变其真实内容的,属于(d)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行为。

a、伪造 b、制造 c、改造 d、变造。

8、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处(b)罚款。

a、二百元以下 b、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c、五百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9、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a )。

a、8小时 b、16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0、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 ( c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1、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除应当载明法定内容外,还应当由( d )加盖印章。

a、案件调查人员 b、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

c、办案部门负责人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1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c )。

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 d、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多选题(在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1、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abc)。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保障公共安全。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包括(abcd)。

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具有违法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 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3、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以事实为根据原则 b、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c、公开、公正原则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选项有(abc)。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许可证。

5、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abc)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a、有较严重后果的b、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d、屡犯不改的。

6、有下列(cd)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虐待家庭成员的b、遗弃被抚养人的。

c、虐待家庭成员,**待人要求处理的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

三、判断题。

1、某一行为之所以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3、诬告是指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意在无中生有,陷害他人。(

4、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当场处罚时,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6、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普法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刘某1999年4月向某县郊区某村申请建房,经同意后,在该村地界修建了105平方米的平房。同年10月,县城建局认定该建筑为违章建筑,责令刘某强行拆除,并在强拆时将刘某部分财产损坏。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城建局的行为合法,不...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 法规规定超过此...

普法考试试题库

第1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a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第2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 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提出了 法治体系建设目标。c五大。第3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