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 六年级上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有配套课件

发布 2020-07-24 02:28:28 阅读 4596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12、姥姥的剪纸。

一、复习。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

2、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想看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请好好欣赏吧。(展示剪纸)

3、欣赏完这些剪纸,你能用一个词来赞美这些剪纸吗?(出示)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等)二、学习4——6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赞美的词语,看来,姥姥的剪纸的确是深入人心哪!

而“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偏偏喜欢“刁难”姥姥。那“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4——6自然段。

2.交流:“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

1)“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我想问你,你为什么捂这么紧?你真是一个调皮蛋!

2)难住姥姥了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工夫不大”说明了什么?(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原来写我怎么调皮怎么刁难姥姥其实是为了——

3)这就是姥姥闭着眼睛剪的“喜鹊登枝”,我们来欣赏一下。你觉得。

怎么样?(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敬佩)谁能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出示)“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吧!

眼睛不看着完全凭感觉还能剪得这么好,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4)姥姥如此高超的技艺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是怎么练就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来回答。(“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a、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姥姥对剪什么最熟悉?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为了图个吉利,乡亲们总请姥姥剪“喜鹊登枝”,姥姥呢,是有求必应,因此她就总剪“喜鹊登枝”。)

师:原来姥姥为了给乡亲们送去祝福带来吉祥,所以才乐此不疲地剪喜鹊登枝。姥姥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b、哪些句子写出姥姥总在剪呢?

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句话,男生读每一排前面的分句,女生读后面的。

c、正因为姥姥长年累月地剪,坚持不懈地练,所以姥姥的手都有准头了。“有准头”是什么意思?从第六小节哪句话可以看出姥姥的手有准头?

(出示)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姥姥心灵手巧,剪刀运用自如,就好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d、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举出一些来吗?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有许多俗语就揭示了这个道理,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吧(投影出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学习7-12小节。

1、虽然我是那么调皮,又是刁难,又是耍赖,但姥姥不仅没有生气,还借机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可见姥姥多疼“我”呀!

这不到了——“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拴”一般指用什么拴什么?

课文中指?你觉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吸引)

2、姥姥是用什么剪纸把我吸引住的呢?(老牛与兔子)

自由朗读课文7-12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老牛与兔子的剪纸?用浪线画出剪纸的内容。

3、讨论交流:一共有几幅?第一幅是什么?

1)出示: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的背上。

a.你能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吗?

b.这里的小兔子其实是——,老牛是——,看着这幅剪纸,我眼前会浮现和姥姥之间怎样有趣的情景?

c、从这幅剪纸你读出了姥姥怎样的情感?(对外孙的疼爱,俯首甘为孺子牛)

过渡:第二幅又是什么?

2)出示: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a.你能给这幅剪纸给个名字吗?

b.通过这幅剪纸姥姥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是一家人)4.想体验一下他们之间的天伦之乐吗?

请小组里的同学合作朗读课文7-11小节,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我的话,一个读旁白。哪一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的?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5.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吸引住了,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心里怎么样呢——

6.从开始的“拴”到现在的“缠”,你体会出了什么?(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作者非常喜爱姥姥的剪纸,对姥姥的依恋和赞美。)四、学习13小节。

钢琴曲《a time for us》响起)

教师配乐朗读:

1)在这一段中,又写到了姥姥的剪纸,谁来读姥姥的这幅剪纸?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

师: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2)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这里有两个关联词,一个是——,一个是——,各自再读读这段文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

师:姥姥对我是牵肠挂肚,我对姥姥也是魂牵梦绕,梦中仿佛又听到什么?又看到什么?此时此刻我心中有许多话想对姥姥说,会说些什么呢?

3)如果说姥姥的剪纸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教师板书:心)

纵然天涯海角,我心依旧,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一世,最后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出示:将“事实上……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改换成诗歌的形式。(感情朗读)五、拓展题。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

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我选中这篇课文缘于一个冬日的午后,我牵着女儿在商业街逛的时候发现在商业街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位老奶奶在卖剪纸,她身旁的匾里摆放着许多剪纸有各种各样的生肖,有还有鱼 喜鹊 老鼠等图样,我们停下来静静地欣赏,老奶奶还在剪着,边上有几本是很旧的杂志,显然那是剪纸的原材料,她的那把剪刀就是...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 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 剪纸 开展教学活动。导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剪纸 让他们初步感...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1.能认读书写生字。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读全文,能用词语概括姥姥剪纸的特点。3.凭借1 7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具体语句训练,感受姥姥心灵手巧。4.发现语段描写姥姥 神 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迁移仿写。2教学过程。2.1第一学时。2.1.1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