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珍珠泉教案

发布 2020-10-12 08:52:28 阅读 2864

4*珍珠泉。

设计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借助多**课件,利用其生动形象的图像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特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出珍珠泉。

1、在中国绵延数百万公里的土地上,有着许多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有巍峨雄壮的长城;有接天荷叶无穷碧的西湖;还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漓江。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那就是——板书“泉”。会写“泉”字吗?把手拿出来跟我写一个。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想用极富感染力的导语把学生引领到许多美丽的地方,产生美的享受,从而奠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础。

2、师:(多**出示各种各样的泉)(估计)

生:瞪大眼睛非常专注,不时发出“呀”“哇”的赞叹声。师:大家看这是什么泉?(多**出示珍珠泉的画面和名称)生:珍珠泉。

师: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觉得珍珠泉怎样?生:我觉得珍珠泉很美。生:珍珠泉实在太迷人了。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珍珠泉走一走,看一看。板书:珍珠泉。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完成两个要求:

1)标出自然段,并和课文中的生字交朋友。(2)读完后想想珍珠泉美在**?

设计意图:听对各种泉的介绍,学生会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这时出示声情并茂的珍珠泉画面,孩子们便认真地、真切地、看着说着,他们不知不觉中已置身于诗一般的珍珠泉中,珍珠泉的美也从视觉、听觉走向心灵,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珍珠泉实在太迷人了!

此时此刻抛出“珍珠泉美在**?”这一问题,很自然的引发学生寻找美的欲望。

二、走近珍珠泉,寻找美。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师:(生读完课文)珍珠泉美在**呢?生:我觉得珍珠泉的水很美。

生:珍珠泉的水泡五颜六色的非常迷人。生: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珍珠泉真是太美了,课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生:齐读。师:是啊,美丽的珍珠泉因为有清、绿、静的水和五颜六色的泡泡而更加迷人。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珠泉的水中去看看。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整体文本的感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地把握文章。初读课文,鼓励学生谈珍珠泉美在**,这一点便是文章的中心基点,也是学生的情感基点。

接下去,学生再读课文,情感体验便在珍珠泉的水和泡泡中徜徉。

三、走入珍珠泉,体验美。

1、走进水中,感受美。

师:(多**出示珍珠泉水的画面)这就是珍珠泉的水,你看到了什么?生:珍珠泉的水很清,里面一点儿杂质也没有。生:珍珠泉的水很静。

生:珍珠泉的水真绿阿,好像被染过似的。

师:课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写出了珍珠泉的水。

课件出示: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

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师:谁能看着画面,把这句话读好。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好像出现了那又清又绿又静的珍珠泉水了,我不禁要说(课件出示)“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从珍珠泉那深、清、绿的水中感受到珍珠泉的美,除了水,珍珠泉还因有珍珠般的水泡而美丽。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好好读读。

设计意图: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珍珠泉水的特点:静、清、绿,从而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这样珍珠泉的美丽在孩子们的心里更加丰满,更加实在。

因此,当读到“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孩子们的情感也会愈加强烈!

2、走进泡泡里,体验美。

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师:你喜欢哪一句?哪一句话让你感受最深。

1)我喜欢“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这一句(估计)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水泡的样子是那样的晶亮、饱满。生:还写出了水泡的声音:一嘟噜一嘟噜师:谁能读好这几个词语?

生:读,(一个比一个进步,一个比一个有趣)师:放到句子中你们能读好吗?生:很自信的说能。生:齐读。

设计意图::重点词句的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句子。当学生把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读得精彩了,整个句子也就内化成孩子的精神产物了。

2)我喜欢“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这句。

生:这句写出了泡泡的颜色很多。

生:写了泡泡像珍珠一样闪亮闪亮的非常美丽。生:

师:珍珠泉的泡泡五光十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除了这些还有吗?生:迫不及待的说有师:你是从**知道的?生:我从后面那六点中知道的。

生:那六个小点是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没说出来。师:你理解的真好,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很有感情地读这一句。

师:我读这句话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说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说射下呢?生:

射下表示太阳光直射,而这里因为有密密的树叶遮挡着,太阳光不能直射到。生:太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有些光线被遮住了,有些光线穿过缝隙,找到地上,所。

以用筛下一束束金光。

师:你说得真棒,我想你一定也能把他读好。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这几句话写得非常优美,是积累词句的首选佳句,同时这几句话的理解也是难点,我设置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走进泡泡堆里。师生、生生对话、文本对话,对话后的朗读,朗读中的对话,浑然一体,帮助学生对文本、对泡泡美的感悟。

3)我喜欢“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这句。

师:这句写出了水泡从潭底升到水面的经过,写得非常有趣,我也很喜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水泡刚开始很小,后来越来越大。生:我仿佛看到了水泡摇摇晃晃地不断往上升。生:

师:水泡摇晃着不断往上升,真有趣,谁能演一演。

生:(表演)用两只手表示水泡,当水泡越来越高时,他们的手慢慢往上举;当水泡越来越大,孩子们的手渐渐张开。还用身体扭动表示水泡摇晃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边读边表演。生:兴趣浓厚地读着演着。

师:珍珠泉的水泡摇摇晃晃地从潭底冒到水面上可真有趣。有时阳光照到水面上,水泡还会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美极了!

所以,当我看到这样的水泡时便忍不住要说:(出示句子)“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生:(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好好读读,让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边读边悟,边演边悟,这样避免了我的分析和讲解,同时注重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教师教得自在。

3、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1)是的,珍珠泉确实很美!因为它有(指板书)绿、清、深的水,(在板书添上几笔水纹),还有那彩色珍珠般的水泡。下面,让我们拿起课文读读二三两自然段,再去感受一下,珍珠泉的美。

2)师生朗读。

3)真是太美了!所以,每当我来到珍珠泉边,我看到这样绿、深、清的水,珍珠般的水泡,我就会情不自禁的说:(出示句子)“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对珍珠泉水和泡泡的反复朗读,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在互相感染,感情在不断升华,此时再次反复出现“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学生的情感已达极点,珍珠泉的美丽也已深深刻入孩子们的心灵。

四、走出珍珠泉,交流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珍珠泉,感受到了珍珠泉是那样的美,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这样美丽的地方,只要你肯仔细观察。下课后,同学们回去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美丽的地方也按它们的特点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课堂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家乡的美景、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懂得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是文本的人文价值所在。

五、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课文的写作顺序。(见板书及课件)六、拓展延伸:阅读《珍珠泉》及简评,济南珍珠泉、趵突泉。

七、板书设计:

珍珠泉。位置。

叙清、绿、深。

述特点美丽水泡色彩斑斓。

顺有趣冒水泡。

序喜爱之情。

八、课堂检测:(一)基础题:.1、易读错音。

镶嵌缘涸2.形近字组词。

褐()固()泼()喝()涸()拨()(二)思考题:

1、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

比)。2、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3、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在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以及潭底冒出的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之情。

4、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九、布置作业:背诵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段。

资料平台:1、字词义:

镶嵌——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

错落——交错纷杂。在一片树林中,苍松翠柏错落其间。

蕨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野草地里,根茎长,横生地下,复叶,羽状**,下面有繁殖器官,用孢子繁殖。

朴素——本课指(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缘故——原因。交错——交叉;错杂。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泼洒——泼下(液体等);洒。

2、珍珠泉为济南第三大名泉,位于济南旧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礼堂内北面。在它周围有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被称为珍珠泉泉群。珍珠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花注洲后进入大明湖。

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松柏苍翠、杨柳低垂,泉池楼阁错落有致;园内罗锅桥西侧,有一株高。

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历史,相传是济南太守曾巩所栽。另外,在珍珠泉北边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苍松,别具一番特色。清代王昶《珍珠泉记》云:

“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人们形容这里的景观是"跳珠溅雪碧玲珑"。附近还有散文泉、朱砂泉、腾蛟泉、溪亭泉等十一处泉水。

人们传说,珍珠泉的串串“珍珠”是当年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所化。远古时代,历山(今千佛山)下出了一个大贤人——舜,他自小就跟着当地百姓在山下耕种,在群体生活中逐渐显示出超人的品格和才能,三十多岁就被人们推举为首领。尧听说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后连国君之位也禅让于舜。

舜勤于政事,常四方巡视。有一年,舜远行南方,而山东一带遭受了大旱,娥皇、女英便带领父老兄弟早晚祈祷上天降雨,但姐妹二人膝盖跪出了血,天空仍没有一丝云影。

姐妹俩又带领大家向龙王要水,人人双手都磨出血泡,终于挖出一口深井。正在这时,南方传来舜帝病倒于苍梧的消息,娥皇、女英当即启程南行。看着挥泪话别的人们,她们禁不住一串串泪珠洒落大地。

突然,“哗啦”一声,泪珠滴处,冒出一股股清泉,泉水如同一串珍珠汩汩涌出,这就是今天的珍珠泉。后人有诗曰:“娥皇女英异别泪,化作珍珠清泉水。

”《珍珠泉》3.资料补充。

**的羊八井热泉,附近雪山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池中却沸水翻滚,热气升腾。河北的“喷鱼泉”,每年农历谷雨前后,泉口会随着水喷出活蹦乱跳的鲜鱼来。台湾省的“水火泉”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灰黑的泉水从岩石缝里涌出后,流进一个小。

池里,立即翻滚如沸水,腾起三四尺高的浓烟。这时候,只要点燃一根火柴抛向水中,就能燃**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下第一单元预习单

1 燕子。一 我要把课文读十遍,家长签字。二 我能独立识字。认读字。音序。音节。部首。余几画。识字方法。组词并。俊。俏。拂。谱。三 我会写生字。将每个生字写两遍 燕 聚 增 掠 稻 尖 偶 沾 圈 漾 倦 符 演 赞。四 我能抄写词语。燕子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活泼 机灵 微风 赶集 聚拢...

人教版 新课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 第一单元教学质量调查题 1 40分钟完成 姓名成绩。一 我会填 第1 6小题每空1分,共65分 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那么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2.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后面是。3.东与 相对,与北相对。4.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人教版 新课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2 201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周明波。40分钟完成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我会填 第1 6小题每空1分,共65分 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那么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2.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后面是。3.东与 相对,与北相对。4.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