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发布 2020-10-30 09:41:28 阅读 6290

24司马光。

教材分析。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瓮救友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学情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司、跌”等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通过注释和图画等多种途径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5.通过学习,感悟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言文独具魅力的语言。难点。

能借助注释,观察图画,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填好导学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铁杵磨针、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司马光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指导写“司”这个字。(司是半包围结构,由外向内些,第二笔横比第一条横写的靠外一点,第三笔竖比第二条横写的再靠外一点,司的左上部就像在爬楼梯。)

二、初探文体,引导读准。1.导学奠基,初探文体。

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谁发现了本篇课文的语言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

预设:语言短,字数少;字上有数字等。

总结:本篇课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所用的语言形式叫文言文。(板书)2.导学引路,指导读写。指名初读。

确定多音字“没”的读音及根据意思定音的学习方法。疏通难点。

课前老师通过批阅导学卡发现,这些变红的字很多同学标注为难读。登瓮跌持石击瓮迸自己练读。小老师领读。齐读。认识瓮。

瓮”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区别“瓮”与“缸”。3.指导写“跌”

老师批阅导学卡,发现有22个同学将“跌”这个字认定为难写的字。我们怎样记住它?(失足为跌,联系意思记)仔细观察,怎样写才美观呢?

教给学生观察位置高低、关注结构宽窄、注意左右穿插的写字方法。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读通全文,注意字句间停顿。1.指名读文。

2.老师范读,请学生比较和前面一生读的有什么不同?

总结:读文言文和读古诗一样,要读出停顿,读好节奏,语速稍慢一些。3.

瞧,老师请来了魔法师的魔法小棒,我们要在有魔法小棒的地方读出停顿,先跟着老师读一遍,看谁跟读得好,模仿得像奖励五颗星(三次读完,逐渐加大长度)。

4.学生练读。5.指名朗读。

6.魔法小棒消失,你还能读好停顿吗?指名读。7.齐读。

四、搭建支架,读懂全文。

这篇短文只有短短的30个字,却写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扣人心弦的小故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后注释思考。2.**微课,给学生搭建学习文言文方法支架。

3.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及其他喜欢的方法用,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温馨提示:讨论过程中要将小组主要使用的方法写在卡片纸上,交流展示时粘贴到黑板上。

4.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领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第一层次引导讲完整。

老师相机通过对“众”“群儿、一儿、儿”等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将故事讲完整。第二层次。

引导讲精确。

老师指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水迸”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经验,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

第三层次引导讲生动。

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为例。提问: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加入到自己的故事中,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丰满。

指名学生展示。

五、感悟品质,美读成诵。

1.悟品质。故事讲完了,文言文读懂了,那你读懂司马光这个人物了吧?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

2.读美。老师激发情感:

1)多么美好的品质,当美好的品质浸润我们心田,文言文一定会读得更加有声有色。指名读。

2)(**响起)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勇救同伴,真是难能可贵。这美好的品质就像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学生配乐读。

(3)司马光长大了当了宰相,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花19年时间编著而成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流传千古。我们一起再读,记住这个人物,记住他美好的品质。

学生齐读。3.成诵。

孩子们在庭院里做游戏,魔法师也带着文言文和我们捉迷藏了。

1)出示第一幅**,引背第一句。浅悟写法在庭院中做游戏写成戏于庭在田野中做游戏写成戏于()在庭院中学习写成()于庭在教室中学习写成()于()

2)出示第二幅**,填空:一儿(),引背第二句。(3)出示第三幅**,填空:众(),光(),儿(引背第三句。

4)同时出示三幅**,引背全文。(5)**消失,再背全文。六、拓展阅读《铁杵磨针》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短文要求。

1、朗读短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生自读自学;3.交流展示。七、谈收获。

八、布置作业。

24司马光。

文言文。借助注释法机智勇敢。

扩词换词法沉着冷静借助**法。

乐于助人5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 司 跌 等5个生字,会写 司 庭 等4个字。2.正确 流利地跟读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语句的大意。教学过程。一 导人新课。1.揭题,学习复姓。1 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文章一一 司马光 2 认识 司 学习复姓。学生说说 司马光 的姓和名。教师介绍 司马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 儿歌导入。1.齐读儿歌 司马光砸缸 2.你问我答读。二 学习课文。1.初识小古文。1 引入,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24.司马光 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 司 跌 等5个生字,会写 司 庭 等字。2.正确跟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3.学会借助注释 看插图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利用想象,走进人物内心。4.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