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发布 2020-11-03 02:24:28 阅读 5443

主备人:高红伟。

参加人员:五年级语文老师。

教研内容:《**中的父与子》集体备课。

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时间:2023年11月。

教研过程:一、教材简析。

**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2023年;在美国洛杉机大**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

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四、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采用分角色读;想想说说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经历心灵和情感的成长。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有关**的片段)学生谈谈看过后有什么感受;如果身在其中又会怎样。

师引入本课内容:大**给人的感觉是惊心动魄的;但**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发生在一次大**中一对父与子身上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读感知。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简单地说一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师:读了课文;父与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这究竟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

学生自由说;引出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思考为什么说父与子了不起;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词语、句子;划下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话牵着两颗心;也牵动我们所有人的心。学完课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文中的父与子说些什么?

2、其实在平淡生活中;用心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无处不在;作为孩子也要用心去感受;同样去付出。课后可以写一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小故事。

五、研讨要点:

1、课堂教学应紧抓“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计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在承上启下处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绪的深化结合起来;重复诵读;重复叩问;重复感悟;使其施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2、应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读准、读通顺;然后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疾步”的“疾”的意思和多音字“血”的辨析;再让学生把生字表中自己觉得难写的字写一遍。这一环节;在生字教学中达到我们高年级生字教学目标。

3、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废墟前长时间挖掘这段;可以布置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父亲当时样子以及内心的活动等等。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

六、教研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组内各位教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教研氛围浓厚;讨论气氛热烈;使各位教师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更好的开展本课教学。

乌市第89小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杨洁。

参加人员:五年级语文老师。

主题:第八单元总备。

时间:2023年12月。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走近***”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在花山》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伟人的风范和凡人的情怀。

教学目标:1.走近***;让学生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2.感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突破:本组为本册最后一组教材;要求注意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1.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2.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方法自读课文。

3.要注意把握理解要求;不盲目求深求透;重点为体会情感。

模式方法:以搜集资料;并学会在自由搜集中走进人物的生活背景。体会人物的情操。

作业设计:设计一期以《我们所知道的伟人》为题的阅读成长卡。

进度安排:11——13课时。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本组教师以《长征》为讨论的主要课文。

七律·长征》是***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颌联;领联;尾联。

首联;词汇直白;语势豪迈;总领全诗。“不怕”与“等闲”相对比;“万水千山”以景写动。语言凝练。

颌联承接“私”。用了夸张“不磅礴;逶迤”的手法既“扬”手法使用“细浪泥丸”比喻其渺小;用的是“仰”手法。想和起绝;用语新奇。

领联承接“万水”——暖——寒“既为天气又写出心理感受。“—拍——横”一动一静。

尾联描述长征的最后程:“喜”由心生。以“开颜”收篇。写出喜悦之态;又预示长征的最后胜利。

全诗对仗工整;用词极为精巧。(2句)让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师讨论:1.要注意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艰难又进一步的理解。

2.充分利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时的感人的故事;展示红军所走过的每一步;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时的艰难;对于理解红军的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较大的帮助。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 五年级语文老师。教研内容 中的父与子 集体备课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时间 11月。教研过程 一 教材简析。中的父与子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 人教版 五年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机大 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

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为进一步活跃教研气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11月19日,本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办公室深入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本次示范课教师金召龙老师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 狼牙...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努力加强学校的常规教研,解决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我校提出 三范,五研,九课 的教研模式,真正体现出教研组工作的真实性 实效性 实用性,以研促教,不断促进师生积极参与 享受快乐,探索出我校教学质量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