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恐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发布 2020-11-10 09:14:28 阅读 3268

《恐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特点,学会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特点:

学会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

2、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大约在两亿年钱,地球曾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主宰,它们就是——恐龙(引读课题),让我们再次喊出它们的名字,(再次齐读课题)。

3、 你们喜欢恐龙吗?(喜欢),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穿越时空重回两亿年前,和那时的地球的主人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名字下面用线划出来。

1、交流:书中依次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屏显: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2、质疑:鱼龙和翼龙是恐龙吗?你能把你的根据读给大家听吗?(屏显: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3、我们先来看鱼龙(屏显:鱼龙),在**上你看到了什么?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4、(屏显“翼龙”)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谁来读一读描写翼龙的句子?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翼龙比作飞机),正是因为恐龙距离我们很遥远,谁也没有见过,作者就用我们都熟悉的飞机打个比方,让我们如见其形,这在说明方法上称为“打比方”。(板书,齐读)

5、师: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虽然它们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生活习性也相同,但恐龙是陆地上的霸主。

6、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恐龙的亲戚,还有很多恐龙等着我们去认识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恐龙找出来,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它们的特点,并大声读一读描写它们的句子。

7、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安排程序)

1)学习雷龙:

a 我最喜欢雷龙,它的特点是大(出示**)

b 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呢?(庞然大物),能读一读表现它是庞然大物的句子吗?(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雷鸣一般。”

c 谁来说说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说),你能试着读一读吗?(指读,评议)能不能再大点声?也许我们全班一起也能发出雷鸣般的声音。(齐读)

d 比较句子(出示)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句好呢?说出你的理由。(指明说)

师:一头大象约4-6吨,六头大象呢?课文把雷龙与六头大象比较,显得特别形象,这在说明方法中我们称为“作比较”(板书,齐读),后半句用了我们刚学的说明方法(生说:

打比方),把大象的踏步声比作雷鸣。你听过打雷的声音吗?能模仿一下吗?

听了这声音,你又什么感觉?(声音大,很害怕)作者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觉雷龙真是个——(引说:庞然大物),难怪人们给它取名雷龙。

2)学习梁龙。

a 我喜欢梁龙,它的特点是长;(出示**)

b 师:看,梁龙真的很长,有多长呢?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哪些词最能体现它的长?

a “二十多米”,我们今天上课的教室从西到东大约15米,二十多米相当于一个半教室那么长。作者通过这个数字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梁龙的长,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板书,齐读)

b “移动的吊桥”,你能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来说说它吗?(打比方)

c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读出梁龙的长吗?(指名读,齐读)

3)学习剑龙。

a 我喜欢剑龙,它的特点是尾刺很厉害。

b 老师先弄个聘请一位同学作为小老师,给大家讲讲剑龙(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说说)

c 指导朗读:瞧,剑龙多威风啊,就像一位身披铠甲的武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学习三角龙。

a 我喜欢三角龙,它长得很奇怪。

b (出示**)这就是三角龙 ,你来说说它奇怪在哪儿?这三只角分别长在哪个部位?(出示句子)一米长的角,比划一下,一米有多长?

c 三角龙的脸上有一米长的三只大角,许多动物看了都(望而生畏)谁来读读这个词?可以给它换个词吗?(心惊肉跳、胆战心惊、毛骨悚然……)

d 现在谁能把这可怕的脸型介绍给大家呢?(指名读)

5)我喜欢霸王龙,它的特点是凶猛(出示**)

a 从哪儿看出它很凶猛?(出示句子)

b 谁来读一读?

8 说话练习:

1)用“我是——龙,——的句式介绍自己喜欢的龙,用上新学的说明方法。

2)小组内自由练说,指名说。

过渡:你们的介绍让老师感觉恐龙的种类真的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板书),那课文还告诉我们什么?快速读课文自然段。

三、学习自然段。

交流:(指名说)

1、我知道恐龙是吃什么食物(板书:食物植物、肉)老师有个质疑,这儿的“大多”能去掉吗?(不能)说出你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恐龙是卵生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

3、“破壳而出”(出示**)

四、激发探索兴趣。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段“恐龙世纪”的**,想看吗?(****)

2、师:这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万年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地壳在650万年前发生了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大气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尘,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变得奇冷无比,从而导致了恐龙灭绝。

究竟是神秘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相信喜欢恐龙的同学一定会不断探索,说不定解开谜底的人就是你。

五、布置课外作业:

1、复述课文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注意用上新学的说明方法;

2、为自己喜欢的恐龙设计一张名片;

3、收集有关恐龙的**、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

恐龙》说课稿(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恐龙》三年级语文下册20课第二课时,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课件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探秘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借助课件、文字等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和外形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掌握课文描写恐龙的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能够复述课文。

三、说教法学法

运用“情景创设”,“主动探索”, 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通过课件、**,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特点,认识各种恐龙并积累语言。

2.由浅入深:由精讲雷龙特点到自学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作。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并按照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学习(如选择喜欢的恐龙**让学生观察、进行交流),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3.感受成功: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之间的多向交互,让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感受自己的收获和成功,激励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促进了学生自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课件介绍了学生心中最神奇的一类动物,以平时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来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本课教学首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能力训练,欣赏学习描写语句中的修辞。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

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研究恐龙世界的兴趣。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恐龙的**,这节课是我们一起去寻找恐龙的神秘之旅。课件生动直观,新颖鲜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使教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合作,并延续至整堂课,顺利展开教学。

(二)、创设情境,认识恐龙。

创设恐龙神秘感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去寻找神秘消失的恐龙,在了解课文内容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反复研读。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讲读课文,从重点讲解到半扶半放到自品自读书本描写的语句,了解了恐龙的特征以及学习课文对恐龙的描写方法,适时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最终达到品读的目标。

(三)、让学生猜猜。

这是一个游戏环节设计,出示恐龙**让学生拖移到相对应的文字上,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达到对恐龙外形特征进一步了解的目的,因此游戏的完成也促进了文本的巩固。

(四)、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恐龙。

这一环节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提升,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恐龙的特征以及学习课文中描写方法后,对自己喜爱的恐龙做介绍,将语言积累进一步内化,讲出恐龙的特征,达到了知识的迁移。并积极鼓励学生在介绍时加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让自己解说的恐龙更加生动具体,对解说精彩的同学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乐在其中。

(五)、课外延伸。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2.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恐龙的特点进行小练笔。3.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 望而生畏 庞然大物 卵生 等词语,并能说上一句话。4.精读重点描写句子,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案

20 恐龙。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张赟。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 形态和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合作 了解的种类和特点。2 了解的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四 教材分析 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案

20 恐龙。主备教师 王浩悦 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 生字词语。说明 本节课要学的是生字词语,其重点是学会10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认清字形 记住生字 难点是理解词语,解决难点的关键是借助词语手册弄懂含义,并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体会。二 教学目标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