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发布 2020-11-18 02:20:28 阅读 1336

9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多种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使学生感受课文的童趣。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趣味,激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难点。能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1.制作多**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

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目——(

耂——(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同学们,看到**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

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读。

生读文。)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明天要远足。

海。多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

明天要远足。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才 明 同 学4个字。认识目等偏旁。2.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与汉字的正确发音。2.强调学生语言组织的连贯 完整 清楚。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教具准备 投影 生字卡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明天要远足 说课稿。说教材 明天要远足 这首诗包含童真,凝练 传神。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 唉 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 激动 期待 期盼 尽在 唉 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明天要远足 教材分析 明天要远足 是一首诗歌,描述了小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表现了主人公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 无限期待的心情。大部分学生有过与主人公相似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能够容易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教学本课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