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 09年10月7日

发布 2020-12-01 11:50:28 阅读 3761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出题人: 宋英民赵杰。

一、选择题(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渌水(1ù) 钿头(diàn) 渚水(zhǔ) 嘲哳(zhā)

b、纶巾(1ún) 会稽(kuài) 呕哑(ōu) 教坊(fáng)

c、鬓发(bīn) 贾人(gǔ) 湓江(pén) 鹧鸪(gū)

d、饯别(jiàn) 晌午(shǎng) 剡溪(shàn) 暮蔼(ǎ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在现代社会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c、广灵剪纸那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这些出自土地的艺术,让专业艺术家叹为观止。

d、一旦不能证明人性是善的,并且君主们都能不丧失这微弱的善的小苗苗,能使之蔚然而成大气候,那么,孟子的整个政治建筑都将分崩离析。

3、阅读下列句子,完成⑴⑵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⑤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以上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得一组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③⑤

对名句原作按“古体诗/律诗/词”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bc、②⑤d、②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魏晋风骨”这个词对于我们很陌生,读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会有很大的收获。

b、 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的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c、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所缺乏的,一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不足,二是在复杂的形势下采取的策略不当。

d、 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断) 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④⑤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元稹、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主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

c、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两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d、“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浣溪沙”都是词牌名。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闻此语重唧唧满座重闻皆掩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为君翻作《琵琶行》

c、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予左迁九郡司马 d、携来百侣曾游去来江口守空船。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我从去年辞帝京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①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①暮来朝去颜色故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d、①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9、下列句子改用正常语序来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孙仲谋无处觅英雄。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前扬州路烽火。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波心荡。

10、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题。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哀。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的情况。只有梦醒,才知道自己客人的身份。

d、“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中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的地方一样,都是指南唐山川。

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景写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写实、欢乐与悲愁交织在一起,结尾以水流花落、春去人逝的慨叹作结,抒发了亡国的悲哀。

b、词中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全词都运用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来的,抒发了人世间离愁憋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为引用。

d、诗中运用白描、比喻、对照等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9分)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

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张广祥编此试题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

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11、对“循环经济”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废弃物为一体的经济。

b.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经济。

c.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活动。

d.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之外的另一种新经济形式。

12、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者以“污染排放”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再生资源”为目的。

b.前者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后者是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

c.前者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后者带来资源增加、环境改善。

d.前者是一种消费经济,后者是一种生态经济。

1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知识化转向和生态化转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b.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循环经济。

c.较之旧经济,新经济注重更多的不是数量而是效益。

d.同是新经济,循环经济将比知识经济更具活力。

三、(26分)

秦兵大败,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

“秦兵败矣!” 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 、徐元喜皆来奔。

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 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14、翻译划线的句子 (6分)

1)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2)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 09年10月6号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出题人 苗琳 张金燕。第 卷 共42分 一 基础知识 18分 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罗衾 q n 玉簟 d n 抹布 m 否极泰来 p b 暮霭 i嘈杂 c o 渐染 ji n 虚与委蛇 w i c 纶巾 gu n 呕哑 uy 靡 m 费自西徂东 c ...

二年级下语文月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练习题。一 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tu xi zh d ng m o xi n y ng xi ng sh q l o sh li n mi n y u q sh zi f ng w 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 啼叫倾斜朦胧脚趾大概设计大嚷锁门。三 多音字注音组词 6分 量好闷...

二年级语文下第8 10课练习题

范围 第8课 第10课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一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石缝 f n f n 雷锋 f n f n 无聊 li o ni o 簇拥 ch c 荆棘 j n j n 掀起 xi n x n 附近 f f 朦胧 m n m n 二 连一连。点点细雨芬芳的阳光树木环绕。蒙蒙灯光有趣的小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