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发布 2020-12-04 13:28:28 阅读 2338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悟诗情,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教学过程:一、导学:

同学们,请拿出手跟老师写一个生字,师板书:瀑。来吧,读一读,你怎样能记住这个字。

师解释"瀑"的来历(“瀑”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个”暴”字,这个字有突然而又猛烈之意,那么这从山下突然而猛烈地流下来的水就形成了这”瀑”字。在自然界里,就是一大美景。瀑布。

出示瀑布的**,让学生说一说瀑布的样子。)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有关瀑布的诗,一起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教学意图:通过“瀑”字引出瀑布这首诗,利用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了解了瀑布的样子。)

二、自学:一)整体感悟:老师来读古诗,然后你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注意了什么?

(生回答:注意了节奏,重轻音)画出节奏,重轻音,生自已再读古诗。(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范读来指导朗读,并让学生学习朗读古诗需注意的问题。)

(二)出示自学问题:你看,我们都会朗读古诗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生读)但,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重轻音。

更要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下面你就自已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找一找,划一划关键的字,词,句。

并把自已的感受写在交流卡上。

生自学三分钟,师巡视学生自学,指导填写自学卡片。

(教学意图: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做的一项工作,指导方法更是如此。)

三、点学: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已的学习来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吧!

a:我读懂了“日照香庐生紫烟”,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雾。师问:

这里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生一边说师一边板画。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的画,你认为这景色怎么样?生:

美丽,壮观。师让学生把自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师点拨:

这里有一个“生”字,当什么讲。为什么不用“升”这个字呢?

b:我读懂了“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一样挂在山的前边。师点拨:

诗人站的角度在哪?这里的“挂”字当什么讲,可以换哪些词?师演示“挂”,一个挂字把瀑布写活了,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了这瀑布的壮美。

请你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生配乐朗读)

c:我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崖上飞泻下来。

点拨:你认为这瀑布有哪些特点?水流快,瀑布很大。

从哪些词都看出来?生回答:“飞”字,师板书:

飞。真的有“三千尺”吗?生:

没有。作者把瀑布的大夸张化了。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夸张。

请我读出自已的感受来。

d:我读懂了“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你怀疑好像是银何从九天上落下来。理解“九天”天的最高的一层。你认为这瀑布怎样?读出你的感受来。

总结:孩子们,你认为这庐山壮观吗?你认为这瀑布美吗?那就请你闭上眼睛,我让一名学生配乐读诗,你们想像一下这美好的景色吧!

引出《瀑布》现代诗:(师配乐朗读)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瀑布的样子了吗?

设置情境:站在瀑布脚下,我看到了———啊,——真———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不仅如此,更感到作者运用了大胆夸张,比喻想像手法的精辟,快来看一看,李白的另外一首诗: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从这首诗里找一找作者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

五、总结:是啊,这诗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魂宝,这千百年来传颂的佳作,让我们赏心悦目,而我们学古诗不仅要会读,更要走进诗的意境,去画,去写,去诵,而且还可以把它唱出来,我们来听听吧!**诗歌《望庐山瀑布》

六、板书: 望庐山瀑布。

板画庐山瀑布生。飞。挂。

落。六、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古诗,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一个难点。讲多了,意境没了,讲少了,体会不到意境之美。所以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自学与汇报学习,并在汇报交流中,我点拨引导了重点的字,词以及作者运用的精妙的手法。

板书采用板画形式并把重要的词“生,飞,挂,落”写在了板画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板画来理解诗意,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精妙。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不够强,不能很好的说完整话,有时还带有口头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

而且还感觉到自已还有一点强势,有时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

改进措施:1, 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意境。

2, 在教学中应适当运用教学手势来帮助理解内容。

3, 注意强调学生说话时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不要带口头语。

4, 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自学方法应给予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明星完小汤路。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二年级。2,学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望庐山瀑布 3,课时 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 一 读通,读顺古诗。二 认写本课生字。三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李白的古诗。二 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 能借助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2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 瀑 炉 疑四个生字。3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4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 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