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高二年级地理期终试卷

发布 2020-12-07 07:23:28 阅读 5810

姓名成绩。

考生注意: 1、选择题一律在答题表上作答。

2、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有关工厂设施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造纸厂 ②水泥厂 ③钢铁厂 ④飞机场。

b.①造纸厂 ②钢铁厂 ③飞机场 ④水泥厂。

c.①钢铁厂 ②水泥厂 ③造纸厂 ④飞机场。

d.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飞机场 ④钢铁厂。

2、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3、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

4、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5、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科技力量强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6、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

a、沿铁路分布 b、沿河设城。

c、沿公路分布 d、临海布局。

7、下列城市中,哪些是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 (

a.上海、大庆 b.北京、鞍山 c.鞍山、攀枝花 d.上海、北京。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8~10题。

8、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 降低燃油消费b. 提高交通效率。

c. 扩大居民出行范围d. 节省城市用地。

9、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 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 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 城市连片发展d. 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0、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 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 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 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11、全球《21世纪议程》发表于( )

a. 2023年b. 2023年。

c. 2023年d. 2023年。

12、一般来说,最易形成团块状城市外部形态的地区是( )

a.平原地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暖湿的气候区 d.内陆地区。

图3为“世界某国上世纪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过程图”,请回答13—14题。

13. 目前有关该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市中心空洞化b.逆城市化。

c.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d.城市人口比重大。

14. 该国最有可能是下列国家中的( )

a.印度 b.中国 c.英国 d.韩国。

15、影响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主要区位因素与下列著名工业区最为相似的是( )

a.意大利新工业区 b.辽中南工业区

c.美国硅谷d.英国中部工业区。

1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所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7、南昆铁路的修建说明了影响现代铁路交通建设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社会经济条件 b.地形条件 c.技术条件 d. 水文条件。

18、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生存问题 d.资源问题。

19、“征服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产生于( )

a.采集渔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谋求人地协调时期。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20~22题。

20、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1、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22、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

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3、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24、遥感的优点有( )

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25、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26、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bcd. ①

2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 )

a. 水分差异造成的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d. 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28、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 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 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 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9、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30、下列人类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 ②以高消耗来求得经济数量增长 ③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④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国际性环境问题进行的国际合作。

a.①②b.②③cd.①④

选择题答题表。

第ⅱ卷(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面的货物与合适的交通方式相连接: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a公路。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活物、鲜货b管道。

远程、量大、不容易死亡、变质货物c水路。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d空运。

气态、液态等流动状货物e铁路。

第ⅲ卷 (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32、读下图“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表示:社会系统、②表示: 系统、③表示: 系统,这三个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持续发展是基础、 持续发展是条件、

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原则、

原则和原则。

33、读我国南方某地示意图,如果考虑在①、②处分别兴建钢铁厂、糖厂、电镀厂、服装厂和水电站,试指出最合适的地点和理由。

1)①处建___理由

2)②处建___理由。

3)③处建___理由。

4)④处建___理由

5)⑤处建___理由

高二年级地理周末

高二年级地理周末作业 1月6号。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m 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低 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水流速度 纬度位置。abc.d.2.松花江防汛部门为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可采取的合理手段是。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b.利用g...

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命题人 刘元乐审题人 王忠良 一 选择题。1 右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若图中甲 乙 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平原 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 乙 丙的正确排序是 a 江南丘陵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 江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c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江南丘陵。d 江南...

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命题人 张鹏辉审题人 王忠良 2017.08.22 一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1 2题 1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 甲 b.乙 c.丙 d.丁。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地风沙危害严重。读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