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考试

发布 2020-12-07 09:01:28 阅读 4081

高二年级考试化学试题 2002/12/20

命题人:李金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n:14 , na:23,

a1:27 ,s:32, cu:64

说明: 1.请将答案填在答案卡上,只交答案卡;

2.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 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a.77 b.114 c.191 d.268

2.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烃是指分子里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b.烃是指分子里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c.烃是指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烃是指燃烧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

都是金属,a中混有c时,在空气中a先腐蚀;a与b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 b. a>c>b c. b>a>c d. b>c>a

4.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氯气与甲烷的反应b.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c.硝酸的分解d.氮气与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

5.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o2,在25°c时建立以下平衡。

2no2 (气)n2o4(气)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把此容器置于100°c的沸水中,则下列哪项性质不会改变( )

a.颜色 b.平均分子量 c.质量 d.压强。

6.向一定体积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值变小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中和此溶液所需的0.1mol/lnaoh溶液的体积增加。

7.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稀硫酸将kmno4溶液酸化。

c.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时,加入硫酸酸化。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时,所加的agno3溶液用盐酸酸化。

8.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气)n2o4(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最适宜的是( )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pa

d.温度0℃、压强5.05×104pa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氧原子3na

c.常温常压下,1mol cl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d.1molh2o2与mno2充分作用下,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10.在ph=0无色透明溶液中,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mno4-、cl- b..cl-、so32-、k+、na+

c.na+、cl-、ch3coo-、k+ d. k+、i-、na+、clo-

11.下列图中,能表示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wg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vml关系的是( )

wwww vvvv

abcd12.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另一份是co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与co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1∶2 b.1∶4 c.11∶14 d.11∶28

1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不比较温度变化,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的是( )

a.盐酸、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

b.盐酸、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钠。

c.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硫酸钠。

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钙、硝酸钙。

1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在h2,i2(g)和hi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压后,混和物颜色加深。

c.冰镇啤酒打开瓶塞后产生大量泡沫。

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加深。

15.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溶解,得到20ml、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1的盐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原合金中钠的质量为( )

a.0.92g b.0.69g c.0.46g d.0.23g

二、填空题(24分)

16.某烃结构如下所示,请写出它的名称。

17.配平方程式: kclo3+ hclkcl+ cl2↑+ h2o,反应中被氧化的hcl占参加反应的hcl的 。

18.将al 乙烯、 bl 丙烯、cl丁烯三者混合,它们所形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19.“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为正立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右图所示:

1)写出立方烷的分子式___

2)其一氯代物共有___种同分异构体.

20.在浓硝酸中加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是。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三、实验推断题(19分)

21.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

b.称量一定质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

d.浓h2so4不慎沾在**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抹小苏打溶液。

e.实验室收集氯气时,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2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若已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m1 mol/l,滴定时消耗的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v2m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如滴定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分别指出该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 滴定管经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3) 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4) 滴定管读数时,开始时仰视,结束时俯视。

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如图),已知元素x的最**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们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

1)写出元素符号:x

2)写出c、d、x的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化学式)

3)写出a、b、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

四、计算题(12分)

24.同温同压下,24体积的n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后气体只剩12体积。问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2体积比是多少?

25.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的反应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经5s后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nh3为4 mol,起始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13∶8,且c(h2)始∶

c(h2)平 ==4∶1,求:h2的反应速率及n2的转化率。

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45分)

二、填空题(共24分)

16、 3,6-二甲基-4-乙基辛烷3分)

17、 1,6,1,3,3 , 5/6 。(每空2分)

18、 6∶13分)

19、 c8h8 、 1 。(每空2分)

20、(每空2分)

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3) 溶液中有no3-,再加入h+,又可以和cu反应 。

(4) 0.65 mol, 41.2 。

三、实验、推断题(共19分,21题3分,其余每空2分)

21、 b、d、e 。

22、 m1v1/ v2 mol/l 。

(1) 偏高 (2) 偏高 (3) 无影响 (4) 偏低 。

23、(1)x: p 。

2) h2so4>h3po4>h3aso4 。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安新中学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 选择题 本部分共计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丘陵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少b 黑河 腾冲一线以西人口...

高二年级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三月数学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 5分 12 60分 a 61 b 62 c 63 d 64 2 将4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所学校至少去1名,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种 a 18 b 24 c 36 d 72 3 二项式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a 0 b 1 c 64 d 128 4 已知...

高二年级月考试卷

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月考地理试卷。时间 90分钟。一 选择题。25 2 50分 读某海岛相关信息图,回答29 30题。1 该岛北部一月等温线明显弯曲,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该岛屿北部地势高。b 该岛屿北部纬度高。c 该岛屿北部受到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的影响。d 北部有寒流经过。2 关于该岛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