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就业问题

发布 2019-05-27 15:35:00 阅读 4931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没就业的,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退伍复员的军人,估计至少需要1300万以上的新增岗位才能基本满足需求。但目前每年新增的岗位距离这样的需求还很远。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报考和录用公务员方面。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父母在社会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女肯定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

虽然****三令五申,不准妻儿等直系亲属到本单位工作,但是****不能禁止朋友安排我的子女,我安排朋友的子女这样的友情交换。

中国严峻就业形势未来四大趋势具体是: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人数每年仍将保持两千四百万人以上,而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百分之八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仅一千一百万人,供大于求缺口一千三百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

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去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未就业有两百多万人。

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就业问题解决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问题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尤其严重。

同时,国际**磨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

四是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超过一千万人,今年达一千六百零三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七十五万人,按初次七成就业率计算,年内可能有一百二十四万人无法当期就业。

农村尚有一亿左右富余劳动力,按“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每年要转移就业九百万人。

我个人觉得就业困难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2010是较之前最为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023年的就业情况就更难以想象。

就业的供求不平衡。虽然招聘大学生的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多,质量也提高了,但是他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过于集中。在网上和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有64.9%的被调查者就业意愿集中到**机关和外资企业,其中把外企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33.

8%,把**机关当作理想工作单位的占31.1%;以下依次是合资企业12.2%,国企9.

5%,科研机构6.8%,自主创业4.0%,学校和军队各为1.

3%,而民营企业为零。就业意愿集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毕业后愿意到其他中小城市工作的比例较低。

调查中发现,无论其生源地是**,高校毕业生都不愿离开上学地就业,如前所述,甚至有高达62.2%的被调查对象即便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2)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机关和外资企业。当前有些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中小企业,尽管人才缺口比较大,但大学生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将其作为就业对象。

4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就业难问题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就业难问题 就业难 一 就业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出现了行业性的失业和社会面上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 二 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主要表现为全社会的就业岗位的总量 严重不足而失业与就业结构性失业的双重影响,就业压力较大 三 当代大学生的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 历史背景 文化传统 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携手应对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 共同发展。第三,应该是全...

06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背景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这个数字在2006年为413万人,2005年只有338万人,2004年280万人,平均每年增幅20 左右,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好工作挤破头,不好的单位看不上,又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毕业即失业 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