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实务

发布 2019-06-03 08:12:20 阅读 6891

关于陈某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此次实务报告综合考虑求助者的一般资料、主诉、观察与他人反映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诊断为焦虑症,并制定了相应的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同时针对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工作者主要运用了人本主义**和理情**,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一、 一般资料。

陈某,男,22岁,是青岛理工大学工科大三的学生。陈某出身于农村,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在家里务农,陈某还有一个哥哥在家里跑运输。陈某从小学习就很好,父母兄长对他给予厚望,他也不负父母兄长期望考上了大学。

陈某一心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以报答家里人对他的养育之恩。但是,到了大学,陈某发现自己在大学里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专长和才能,从而使得自己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并且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再加上陈某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使他对未来产生了迷茫、焦虑和恐惧,他自己觉得不知所措。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自从升入大三以来,经常感到莫名的焦虑,心里慌慌的,旧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喘不过气来。感觉自己大学的三年好象并没有学到什么,心里有一种空虚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经常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专长能力,害怕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常常觉得家里人这么努力的**自己上学,而自己却没有能力报答他们,心里感到很愧疚。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朴素得体,陈述情况和回答问题是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在陈述自身情况时情绪低沉,语速缓慢,说话声音也很低,有时甚至是坐立不安,使咨询师感到求助者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

四、评估与诊断:

1、求助者有如下生理症状:

间歇性的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不适感;喉部堵塞感;头昏、头晕或失去平衡感、手脚发麻或肢体异常感觉;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出汗;颤抖或晃动。

2、精神性焦虑有以下表现:

1. 经常感到无明显原因和对象的紧张不安或烦躁;

2. 经常提心吊胆会发生某种不幸,但又说不出为何种具体不幸;

3. 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

五、咨询目标:

通过和求助者协商,确定了如下的目标:

1、直接目标:针对求助者提出的现实性问题与求助者进行**,解决当前求助者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促进求助者的自我了解和自觉。对求助者焦虑、恐惧及身体不适等等身体和生理的症状,寻找其原因,并且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运用人本主义**帮助求助者自决。

2、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帮助求助者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定位自我;使求助者正确,客观地认识,对待事物,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帮助求助者实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协调。

六、咨询方案:

1、应用理论:人本主义**模式、理情**。

罗杰斯提出,个案工作者应该以求助者的情绪状况为主要感受对象,敏锐的反映求助者的内心变化,了解求助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消除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使求助者形成协调统一的自我概念。

人本主义**模式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能力发展自己,并能够和谐的与别人合作逐渐变成熟。

罗杰斯假设人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御人的生命驱动力,推动人发挥自己内在的各种潜能、追求发展、提高自身的功能,使人变得更加成熟。强调工作者需要从求助者主观的角度理解求助者内心的变化。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权利:要求工作者保护自己的隐私;求助者有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工作者对求助者的现实性问题的解决方法要与求助者进行协商;工作者要对求助者予以尊重和坦诚。

求助者的义务:求助者应尊重工作者,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通知工作者;求助者要积极的配合工作者的工作,对工作者的不涉及隐私提问坦诚回答。

工作者的权利:工作者有安排会谈时间的权利;工作者可以设定对求助者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但需要与求助者协商。

工作者的义务:工作者要严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守则,保护好求助者的个人隐私,不在求助者身上谋求个人私利;工作者要真诚、平等的对待求助者,不能将求助者当作“问题人”来看待;工作者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求助者,对求助者负责,不能半途而废。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诊断评估,建立起工作者与求助者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咨询关系的阶段;从求助者问题入手,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帮助的阶段;帮助求助者重新定位,巩固成果及结束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咨询关系的阶段:共1次。

目的:主要是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的关系。了解求助者的当前的主要问题,确立咨询目标,与求助者共同建立咨询方案,帮助求助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访谈法。

过程:尊重、认同求助者,与求助者建立真诚的良好咨询关系,消除求助者对自己的戒心,让求助者觉得工作者是在帮助自己,建立工作者与求助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倾听求助者的诉说,尽可能地让求助者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和迫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求助者的资料,帮助求助者发现自我问题。

向求助者讲明人本主义**模式和理情**的基本原理,以及选择此方法的原因,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求助者建立自决态度,是求助者不回避问题,使求助者相信自己,使其积极参与**过程。

第二阶段:从求助者问题入手,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帮助的阶段,共1次。

目的:使求助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并运用专业工作方法,使求助者自己能够将非理性想法转化为理性想法。帮助求助者,使得求助者能够对自己进行重新的定位,发现自我价值,实现信心提升。

方法:访谈法,认知**。

过程:首先,运用人本主义**方法和理情**,帮助求助者找出其非理性的想法,必要的时候用一些理性的想法影响求助者,如让求助者认为自己没有优点、没有特长、一无是处的想法是错的,使求助者相信人是生来有价值的,活在世界上是有意义的,帮助求助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使求助者重新认识自己,找回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定位,认识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找出协调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信心。

第三阶段:帮助求助者重新定位,巩固成果及结束阶段,共1次。

目的:帮助求助者重新定位自己,为自己的未来确定目标,提升自己的信心,实现先是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

方法:访谈法、认知**。

过程: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确立自己新的生活目标,实现现实自我与良好自我的统一。巩固咨询的成果,帮助求助者将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真正的自我定位,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生活的目标。

咨询结束时,与求助者商定以后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联系工作者再进行咨询。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估:睡眠状况好转,生理和精神状态已逐步恢复,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善,内疚感减轻,基本不再有空虚无聊、茫然不知所处的感觉了,确定了新的目标后,觉得生活也有了动力,自己的信心也提升了很多,目前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做积极的努力。

工作者的评估:焦虑情绪明显缓解,精神面貌得到较好的改善,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自我评价积极、肯定,自信心增强,已学会将非理性想法转化为理性想法的方法,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在这次咨询中,对人本主义**方法和理情**的使用也较为成功。

咨询的不足之处:工作者的理论应用不够熟练;没有制作出合适的量表,因此,求助者咨询前与咨询后的改善的情况没能够数字统计的方式得到精确的表现出来。

2、(美)萨默斯﹒弗拉那根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3年5月。

3、 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年7月。

4、(美) 米尔顿 《精神分析导论——心理咨询与**系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3年1月。

5、 江光荣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年4月。

个案工作理论与实务课程回顾

第一章个案工作导论。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 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相同 单对单的沟通 关注心理 注重情绪疏导 运用同理心等面谈技巧。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同 个别化的方式 会谈 谈心 信息沟通的手段 对话 关注人的思想意识 价值涉入。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师《社工实务》 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a 个案工作方法在贫困救助中的功能。通过差异化 面对面 有针对性的个人服务,按照 单。一 潜能开发 针对救助对象特点和利用对象自身资源 四原则开展,所以有与救助者建立信任 调动其潜能 发挥其主动性的功能。b 应该注意的问题...

个案工作大纲

1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工作的影响。2 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个案工作的特点。3 思考个案工作的本土化以及对策。第七章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1 识记个案工作的一般程序和诊断 目标 计划 服务 结案 评估的概念。2 掌握个案工作一般程序各个阶段的原则要求 个案工作者应当扮演的角色。3 牢固掌握个案工作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