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19-06-08 16:54:20 阅读 8661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知识点提要。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23年,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2023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形成了一套从**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

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

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3)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背景)

1、社会条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政治上:出现局部统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民心基础: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因素:秦国实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集权制的形成。

1、开创皇帝制度(权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质:**(个人**)

皇权独尊。特征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2、建立较完备的**官制:三公九卿—-巩固和加强皇权:减少失误。

御史大夫(监察)

皇帝丞相——百官之首。

太尉(虚设)

3、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标志着**集权制确立。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三、秦朝**集权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秦朝国力日益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形成**,激化了阶级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演变的史实。

1、 汉:(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内外朝”: 加强皇权。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的“推恩令”: 加强**集权。

2、唐:(1)**: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加强皇权。

(2)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集权。

3、宋:(1)**: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地方:收兵权、钱财,文官政治,通判监督:加强**集权;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1)**:设中书省:元后期,相权扩大,皇权受到限制。

(2)地方:行省制: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二、演变的特点。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三、演变的趋势。

1、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四、演变的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消极影响:高度**集权,造成地方官对**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五、认识。1、**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试和选官制度。

六、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的史实。

2、 演变的趋势(1)选拔标准:幼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地方评论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3)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第四课明清君主**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

二、内阁的出现:明成祖朱棣。

三、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

四、明清君主**加强的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要求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三、知识深化延伸。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这一特点。

5、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三)、**集权制度。

1概念: **主义**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主义与**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主义:是就**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的命令,受制于**。

2产生及维持的原因:

1)经济方面: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2)政治方面: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镇压农民反抗。

3)思想方面:维护地主积极利益的法家思想和后来吸收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依据。

3、两对矛盾:**集权与地方分权 ;皇权与相权

4、四个趋势:(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是其基本发展趋势;(4)官吏选拔和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5、影响: (1)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③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2)消极影响:①**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容易导致**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为维护君主**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

③**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补充】1、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统治极易形成**;长期以来人民不能充分享受政治权利,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3、思想上:**主义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这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

注意】其在明清以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起到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为巩固封建经济基础,限制商品经济发展,遏制资本主义萌芽;为达到**统治的目的,思想上愚昧人民、行动上约束人民,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阻碍科技进步。)

高中历史 必修部分 专题知识点总结

历史一轮必修123知识点。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 政治文明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 集权制度。一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 分封制。1 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 目的 巩固统治。3...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梭伦改革。与古代的埃及 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 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 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b 1.分封制。内容 分封,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