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报告

发布 2019-06-15 09:10:00 阅读 2080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

调查人: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一、调查背景分析: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再加上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冲击,无疑给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不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就此,我们九人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形式对杉达学院的同学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真实的掌握在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就业观,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就业期待,影响他们就业的各个因素,以及他们为此做出的准备。

帮助大学在校生了解同阶段人群的就业趋势,为高校提供有关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高校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3、调查与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和问卷法。

问卷的发放与**时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

四、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杉达大学学生(大。

一、大二)为主体,包括了各学科专业男女生。在其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5、调查实施过程。

a.为了此次调查的顺利及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们调查小组的成员都一起进行讨论,充分的明白了问卷每一道题的意义和要求。

b.调查采用的是自填问卷法,问卷的发放与**采用的是个别发送法,即调查小组将问卷印制好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然后收取问卷(大部分为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

c **问卷493份,**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85.4%。

六、调查分析。

在所有的调查人数中,由于学校晚自习自习主要是大。

一、大二学生,所以大。

三、大四抽样为少部分(大一:189人大二:147人大三:85人)。其中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也和学校男女比例相适应。

1、你是否打算从事与你专业相符的工作?

有29.39%人选择了从事与其专业相符的工作,49.50%的人选择了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11.

11%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了有一半的同学觉得自己能够从业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仅限于自己的专业。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学的学习给大学生拓宽了眼界,而不是限定在某一个领域。

2、您希望在哪种单位就业?

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有12.12%,选择国有企业的有23.23%,选择外资企业的有24.

24%,选择**机构11.11%的有,选择无所谓的有29.30%。

这组的数据较为平均,这说明了我国各个事业企业或者是公务员等岗位都是比较吸引大学生的,并没有出现争抢铁饭碗或是挤破头皮去外企的现象。

3、您认为您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选择很好的有34.34%,选择一般的有59.60%,选择不清楚的有6.

06%。这说明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十分明了,九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潜力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不论对错,至少他们在自己的心中对本专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根据自我经验评估就业前景。这说明了大学生将来都能较为明智地选择就业。

4、您对未来月薪的期望是?

选择两千元以下的人数是0,选择2000~3000的有34.34%,选择3000~5000的有39.40%,选择5000以上的有26.

26%。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将来的收入的底线是两千元,也充分的说明了大学生都梦想将来能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不过有梦想才能有成功。

5、在校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

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最受大学生青睐,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的22.35%和21.01%其次的选择是京津唐和回家乡的比例分为14.

79%和13.28%,还有11.93%的大学生选择了华中地区,而选择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共只占到6.

89%。另外选择出国的占5.71%。

调查显示,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选择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比例非常小,另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回家乡”发展,这显示,在就业形势并不良好的大环境下,华中科技大学大部分在校生对就业地区要求仍然较高,这直接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6、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更加关注与自身发展提升相关的因素,对就业的方向问题较为谨慎,多数会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来选择。这表现在影响大学生就业期待的因素较大比例集中在“个人兴趣”(38.00%)和“与自己的专业或专长有关”(25.

50%)两个选项上,还有两个选项也同样不容忽视,即“行业热门程度”(21.00%)和“家人期望”(9.17%),这显示,大学生的就业观中仍存在部分非理性因素和功利色彩,部分人热衷于涌向所谓的热门行业,而忽略自己的长处及这些行业到底是否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还有人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或受部分传统观念的影响,尽力使自己符合家人的期望。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从自我角度出发,很少受到家庭和自我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例如“导师的影响”(2.83%),男(女)朋友的影响”(1.50%)。

7、在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上比较冷静成熟,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欠缺,31.03%的人认为自己“实际能力不足”,22.40%的人认为自己“对社会缺乏了解”。

也有部分人的想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部分内容相吻合,即认为“专业构成与社会需求不协调”(13.93%),这种吻合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现实,某些专业的设置单纯的求新求奇,不考虑实际需要,专业课内容设置不合理,与真实需要相脱节。

一些人认为是就业培训和求职方法限制了自身顺利就业,如“缺乏就业指导”(8.45%),求职方法技巧欠缺”(9.32%)。说明高校的就业指导亟待加强,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有人认为是信息的不对称和缺乏相关必要准备,如“对招聘单位岗位信息缺乏了解”(6.15%)和“对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5.86%)。

这反映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缺乏有效的了解和沟通。

8、在校大学生认为的解决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办法。

解决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办法

大多数大学生较为理性的认识到应提高自身实力以应对就业难的问题,24.70%的人认为应“提高综合素质”,18.99%的人认为应“提高实践能力”,17.

59%的人认为应“提高专业素质”。通过这些实际的自我完善,达到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目的。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应跳出原有的局限思维,拓宽自己的眼界,调整就业的思路,例如“开辟就业渠道”(12.16%),调整心态,放底架子,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调整择业期望值”(7.

86%)。

还有人认为应该掌握各项求职方法,如:“提高求职技巧”(6.74%),加强就业指导”(6.08%)。

9、在校大学生为以后的就业所做的准备。

为就业所做的准备。

大学生在准备方面比较现实,并且他们的准备是针对他们认为应聘求职时最重要的因素而做的。

针对“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他们所做的准备是“加强专业学习”(24.34%),参加校园活动”(14.12%),参加公司实践”(10.08%),兼职”(9.16%)。

针对“求职应试能力”和“了解招聘单位情况”所做的准备是“学习就业知识”(14.69%),了解招聘单位情况”(10.08%),接受就业指导”(8.09%)。

由于所调查对象仍然在校,就业压力没有毕业生紧迫,因此还有7.88%的人尚未准备。

10、在校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最欠缺的地方。

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最欠缺的地方。

调查结果显示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学生认为求职最重要的因素恰恰是他们认为学校对其的培养所缺乏的地方,如40.77%的人认为“实际能力”(40.77%)是学校培养缺乏的,其次是他们认为学校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够到位。

而社会上反映的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缺失问题被当事人们认为是学校对相关方面的培养欠缺,这表现在大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品德修养”(17.30%)这一项的培养有待提高上,不过这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对品德修养或者提高为职业道德的注重。反而被外界质疑的大学的专业培养方式方法却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这表现在大学生认为学校对于“专业素质”(7.

32%)这一项的培养有待提高的比例较小上。

7、结论建议及解决方案:

首先,大学生的个人期待过高。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

当前大学生不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

其次,大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目标盲目,不了解单位的招聘信息情况,单位也不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大学生的能力问题,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因此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

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偏差。东部沿海或大城市等发达地区就业形势良好,并呈现竞争激烈的现象。而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条件艰苦,虽然需要人,但却很少有人去;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宽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各种各样的综合技能。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来提高我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呢?

首先,我们广大学生应适当的降低“期望值”。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此大学生理性的自我评价,通过反复准确的比较,对自身的潜在能力作出正确判断,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要冲破就业心理误区,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的择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等,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

其次,掌握现状。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再次,重视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

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努力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 调查报告 范文 一 九成毕业生进入非公企业机械类电子类专业 吃香 初始月薪1500 2000元,结构性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学历层次大幅提高毕业生就业牵动千家万户。来自湘潭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共接收各类毕业生37486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学历层...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关于毕业后的往向题目。根据调查显示,63 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 的人选择回故乡,12 的人是往内地省会城市,7 的人选择往国外发展,5 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还是以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13 2014学年上学期 学院 经济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 金融学2012级四班 指导教师李文生 1 邹小婷。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1 来自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各大高校的实地调查。邹小婷 3126409032 前言。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