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教材分析

发布 2019-07-20 09:24:00 阅读 6096

10.1 统计调查3课时。

10.2 直方图2课时。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 2课时。

一、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内容解析。

本章是统计调查的第一章,主要内容包括:

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

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

共有三节: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具体内容。10.1 统计调查。

知识点:①全面调查的概念;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通过划记法整理数据,画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描述数据;③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④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⑤分层抽样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10.2 直方图。

知识点:①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概念;②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③画频数分布直方图;④画频数分布折线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三个活动:①根据附录提供的材料进行统计活动;②调查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③撰写课题报告.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4.学会用简单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5.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10.1 统计调查(三课时)(目标的确定:可达成、可分解、可检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整理数据,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2.经历全面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并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参与处理数据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经历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展统计意识.

3.通过参与处理数据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分层抽样调查的意义,初步掌握分层抽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会用折线图描述数据.

2.经历分层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感受分层抽样的必要性.

3.通过具体问题的**,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统计思想.

10.2 直方图(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概念.

2.会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会列频数分布表.

3.根据实际问题,经历数据分组整理、列频数分布表的过程,体会频数分布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能根据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折线图,知道小长方形高(或面积)表示频数.

2.初步会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整理、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3.根据实际问题,通过画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折线图,体会频数分布直方图在整理、描述数据中的作用,提高用数学方法统计分析数据的意识与能力.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一课时)

学习目标:1.根据附录提供的材料进行统计活动;

2.调查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

3.撰写课题报告.

三)新旧课标对比。

课标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在“统计与概率”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的;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很好的感悟.

(一)抽样与数据分析(新)

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 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2)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

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5. 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5)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6. 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6)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 体会样本与总体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

7)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并能进行交流.

8)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9.通过**、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9)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10)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章编写特点及注意问题。

1.内容编写注重螺旋上升。

从《标准》上看,内容的安排呈现螺旋上升,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第三阶段分别是七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侧重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上,涉及的分析数据比较简单),八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侧重分析数据上).

了解学生会什么了?现在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章引言要设计.

2.把握好教学要求。

第一节设计三个问题: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问题2“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

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日期 课时数 编号 第一部分 基础概念及方法攻关。阅读。一 总体 样本的概念。1 总体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2 个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3 样本 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4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 不带单位 注意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全章教案

本章教学目标 1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2 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 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 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 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4 学会用简单频...

第十章整理

第十章资料整理讲课稿。资料整理的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深化 提高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相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社会调查结果的可靠与否与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个阶段。本章在说明资料整理的概念 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文字资料整理和数据资料整理的程序与方法,阐述了资料净化的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