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小结

发布 2019-07-25 05:58:00 阅读 1924

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学生变得爱问、爱交流,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鉴于此,我提出了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稳定扎实,成效初见。

现总结如下:

一、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的交流,发现问题,调整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努力将课题的思想、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 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经常学习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培训等,这些为课题的实践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题研究成效

一)教学方式变了。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再也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有效引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

三、反思总结,全面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一、创设情境应从课堂导入开始,导入要切实可行。 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要求导入一定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数学教学导入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我们教学某个知识点,事先就要考虑这个知识能帮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再将这个实际生活的问题加上人物就成为了情境,同时也解决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

二、创设情境应多运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使之生动具体。

本课题研究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问题:

1.无效的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是在课程内容上人为裹的一层糖衣。

2.自主探索的“度”难以把握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探索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恰到好处,仍需进一步探索。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显得匆忙、零乱,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规律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兴趣的提高等难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四、今后打算

1.进一步检验并应用已研究的成果,让它在教学中起到实际作用。

2.把课题作小、做实,结合本班的实际进行研究以指导教学。

3.注重在教学中反复实践,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同时注意及时提炼、反思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也许教育的最高山峰我们难以登临绝顶,尽管通往数学教育最高境界的道路我们难以走到尽头,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向往和追求。以上是我校数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请大家指正。今后的路上,我们将加大研究力度,为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

数学**现实,有句话说:“数学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数学教学必须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

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数学就毫无意义了。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小学阶段,情境教学几乎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说:

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死板的,僵硬的,故也很难有效果!为此,也有老师认为:如果我们每节课或每个内容都要考虑创设一个或多个情境,平时教学中既要备课写教案,又要学习、管理学生,课后作反思总结,还要做些复杂的生活琐事,我们教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

其实有效的数学情境,我们应该是随手可得的呀!不是吗?那么如何防止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创设有效而便捷的教学情境呢?

首先,我们在充分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所有课的导入都必须要有一个“情境的创设”。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对情境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致使一些数学课为“情境”而“情境”,从而使数学课失去了应有的内容。如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师:

想不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 生: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这种“情境”纯属子虚乌有!

凭什么要从草地里蹦出那么多图形,又凭什么学生要和它们交朋友。老师哄着孩子说假话,学生则投老师所好。我们的教学宗旨是这样吗?

其次,为了避免上面那种为了创设情景而盲目的去创设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创设教学情景:

一、创设情境应从课堂导入开始,导入要切实可行。 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要求导入一定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数学教学导入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我们教学某个知识点,事先就要考虑这个知识能帮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再将这个实际生活的问题加上人物就成为了情境,同时也解决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

二、创设情境应多运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使之生动具体。 情境的创设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不可盲目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注重身边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

学校进行绿化、栽花种草等,可让学生自身体验,数数栽了几坛?每坛几棵?计算一共几棵?

从而创设了有效的数学简单乘法教学情境。如果计算出种了多少棵后,成活了多少棵?创设成活率的情景。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黑板的宽度、高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

三、创设情境应敢于大胆想象,符合事实。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有的学生在言语、思维上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

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同时还应该具备大胆想象的能力,通过大胆想象符合事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有一次,我在上“简单的统计”一课时,大胆想象:

今天早上一位朋友找我来了,他一见我就给***的表,让我帮他制成条形统计图,刚好上课了,我就把表带来了!你们能帮老师吗?出示**:

从而创设情境教学“简单的统计”。当然,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效果非常好!

四、创设情境应从兴趣入手,投其所好。 将生活引进数学课堂只是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一方面。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 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

“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

“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下冰雹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创设这样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

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另外,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数学素养,那么,我认为还应该创设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的课外阅读、课外练习、课外应用等方面,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我们当从导入开始,做到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事物,使之生动具体,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大胆想象,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习也才能为生活服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60年代以后,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较活跃,而且成果丰富。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

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初探

袁泉。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江苏省颁布实行 五严规定 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 智 体 美 劳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关键在数学课堂,而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作业练习。初中数学课堂作业...

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初探 2

袁泉。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江苏省颁布实行 五严规定 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 智 体 美 劳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关键在数学课堂,而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作业练习。初中数学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