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观后感

发布 2020-04-23 05:03:17 阅读 2992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明白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十分消极被动。

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 立命之学 、 改过之法 、 积善之方 、 谦德之效 。虽然影片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部电影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

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

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公司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

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丨。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无须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 观后感。看完电影 了凡四训 之后,感慨万千,以前对生活工作有些迷茫无错的我突然间豁然开朗,眼前如同见到一扇窗,如此清晰光明,使我信心和勇气倍增。电影讲的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教育后代子孙的故事,分为四部分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其中讲述了袁了凡一生改变命运的经过,举出了许多因行...

《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 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这本书是他用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行事种种。因果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定数,但是也并非不可改变。其实就像我们了解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关于命数已定,书中云谷禅师这样描述 但惟凡人有数 极善...

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 观后感。初看 了凡四训 不知其中的趣味和含义,但是随着深入的了解,我发现 了凡四训 其中蕴含着修身 齐家 养性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人生的迷茫在此刻瞬间觉得明朗了很多,解开了我心中很多年的迷惑。了凡四训 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训子孙后代而写的一部家训,原名 戒子文 后来在民间广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