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 那年,他们正年轻

发布 2020-04-26 12:34:17 阅读 1593

《建军大业》观后感:那年,他们正年轻!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建军的《建军大业》早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曾经军旅,“八一”军旗永远在心里,8月1日、建军节纪念日当天,特意错过首映的戎装褪去的自己,走进影院,看这部未上映就已备受关注、有些争议的电影。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支自己的武装力量、重大历史题材、惨烈的场面、“党指挥枪”……对这段历史早已烂熟于心的自己,整个影片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未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震撼。

最大的感慨:那年,他们正年轻!

那一年,**40岁,***33岁,**31岁,叶挺30岁,***29岁,卢德铭22岁,粟裕仅仅19岁!正是这群年轻人,在上海工人运动的胜利果实被窃取、惨遭镇压、手中的枪支被交出去之后,苦苦思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未来。***,附身农村,在城市建立政权碰壁的中国革命的现实情况下,俯身农村寻找革命的中坚力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对当时中国革命错误道路的呼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是年轻就是有远见的体现;告别妻儿、在妻子“别回头”的“要求”中投身革命的***、南昌起义中运筹帷幄的***、面庞略显稚嫩却心怀天下的***、历史危局中做出入党选择的**、

临危受命掩护部队突围宁死不退的蔡晴川和卢德铭……,诚如《人民**》总结:年轻,就是有远见、就是有智慧、就是有态度、就是有情义、就是有胆略、就是有决断、就是有力量、就是有担当、就是有勇气、就是有朝气!《建军大业》,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这一历史事件中的这群年轻人,对当下、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震撼:

年轻的他们,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创造了历史!

满屏“小鲜肉”、英雄后人认为“革命历史被严重的娱乐化,是对革命历史的羞辱和歪曲”……建军大业》受关注甚至争议其实可以理解: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再现、故事片。年轻的演员,即使“演技”再好,也难完整再现历史这一幕的紧迫、惨烈。

和平年代、温室中的盆景,与山河凋敝、战火中浴火而生的茕茕苍柏是有质的区别。期望一个演员能完全再现一个历史人物并非不可能,前提是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对角色有深厚的感情之后加上娴熟的表演技能。作为一个对“小鲜肉”、“明星”平时不感冒的自己来说,在对电影中每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几乎做到“剧透”的情况下,“演技”好与坏并不在意,看重的是这些“小鲜肉”能否基本再现历史事件、让**的人在“颜值”之外对历史、尤其是历史“小白”们对那段历史有个基本的了解,影片、“小鲜肉”们基本就属于“及格”的行列。

《建军大业》的成功之处,在于更多慕“小鲜肉”之名而来的年轻人,在走。

出电影场之后,暂时的“忘却”“小鲜肉”们,更多的记住了***、***、**、叶挺、**、卢德铭、蔡晴川、粟裕这群年轻人。而这,才是《建军大业》启用演艺圈大半娱乐明星、决定用年轻人演年轻人的初衷!

蔡晴川、卢德铭,倒在革命道路上的年轻人,没有走到历史的今天,共和国的将军谱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却是为了革命理想献出高贵生命的无数志士的缩影。那年,他们正年轻,对和平环境下更多的同龄人来说,《建军大业》应该能引发更多共鸣、感恩:同是年轻人,如果说那年那时代的同龄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风雨中加速成长、成熟,成为年轻人的楷模的话,处在深化改革、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伟大历史关头的同样的年轻人,应该从那年那些同龄人身上汲取些什么?

《建军大业》,历史事件的脉络。《建军大业》,当代年轻人的励志之作!

建军大业观后感观《建军大业》有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观 建军大业 有感。建军大业 主要讲述的是 中国共产党人经历过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后,创立了人民自己的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让全中国的穷苦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红军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终于让劳动人民成为中国真正的主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是共产...

建军大业观后感

8月1日2时,在 叶挺 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页光彩夺目的历史篇章,而且是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学习 永远继承的精神财富。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 观后感。影片中大量耳熟能详的革命先辈名字在紧密的历史事件中一一出现,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信仰而勇往直前的精神震撼人心,而现在来看我们所处的幸福和平的国度来之不易,也证明将正确的信仰坚持到底会成就无限。结合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想和反思 1 目标凝练 主题明确。年轻的 在要迅速扩大共产党人队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