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

发布 2020-04-29 12:12:57 阅读 9381

《穹顶之下》观后感。

谷成远。b120301048

前几天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感觉久久不能平静,在生活中,许多我们都可以感受也感受得到,但是那只是概念的、模糊的,当看到那一组组数据,各个对比,才明白问题的严重,环境的压力已经如此的巨大,不堪承受。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或者说雾霾这个词是相对新鲜的,而且无可厚非的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最使我记忆犹新的就在去年,那久久不散的霾,那压迫视线,压迫呼吸的霾,因为我的家乡有过省内最严重的经历,因此我还被室友调侃了一番,我只是默默的悲哀,想想所谓的癌症之乡,不禁有些许的心痛。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来,我们怎么办。空气污染最根本的源头就是煤和油的释放出来的毒物质,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次中国的财富榜上面,排最前头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了,说到底还是中国的法律不健全,完全是摆在那好看,什么都是利益最大化。

我们那没有多少煤,车或许不少,但是相比北京上海应该要好上许多吧。可是雾霾为何也那般严重,因为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发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些也许就是代价。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必然就会有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是必经之路,知道伦敦雾吗?

知道水俣病吗?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重工业来说,治污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你让一些资源大省守着矿山,守着绿水青山受穷挨饿?对呀,说的很有道理呀,我不能反驳,也无从反驳。

中国还在发展,污染还在继续,我们该如何阻止?国家不知道吗?企业不知道吗?

许许多多方面中国还是更重利益也必须重利益,因为其中的关系错中复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虽然我深深的不赞同,但是大势如此。我们的生活往往更直接、直观的告诉我们污染的状况,可能也体会的更加深刻,因为只要了解,那便是切身感受。

想想小时候,满天的星星,咂巴着眼睛,透过湖面望着鱼儿,虾儿摆动游走,现在有的只是回忆,实在有些辛酸。都说努力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下一代,可是当下一代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同时恐怕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这到底是对是错,以后又会如何,谁又能说的准呢。

穹顶之下观后感

日前,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 穹顶之下 我是等到上 电视栏目解析 这门课程才看柴静的 穹顶之下 的。看完后我特别震撼,不仅它讲的内容好而且它的制作手法也非常的好和新颖。穹顶之下 本身以系统性的思路 广泛的调查 生动的多元化视听语言,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 雾霾课 她通过形象...

穹顶之下观后感

我看了柴静拍的纪录片的 我们的大地球,我真的希望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每个人出一点点力量,我们可以保证地球空气质量的纯真,1,如果你在小于5公里范围内出行,试试乘坐公交,骑自行车,或者拼车。2如果开车,发动机空转不超过30秒,3在路上看到冒黑烟的柴油车,试试拨打12369 举报,柴油车的黑尾巴...

《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 观后感。柴静从一名敏锐的记者向一名母亲的蜕变时,对自己的孩子健康问题的担忧引发出对大气污染的质疑,她面向全国受雾霾影响严重的居民和初上任的母亲们,利用一次报告解答了 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样三个问题。面对这样已经不仅是一篇雾霾的报告,我已经理解了柴静为什么会觉得随时都想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