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流浪北京观后感版本

发布 2020-05-07 12:41:17 阅读 1549

篇一:流浪北京观后感。

流浪北京》观后感。

看完《流浪北京》这部影片,如此真实地看到那么一群特殊的、独特的人的生活,我其实从心底里是敬佩的、羡慕的他们的。看着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努力抓住自己真正想要的,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我突然就想起了一部影片的台词:玫瑰花蕊。

我已经不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了,只是依稀记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记者在听到一位功成名就的老人离世前吐露出“玫瑰花蕊”这四个字时的叹息、失落和哀伤后,决定亲自去**解答这个临终话语的含义。

记者经过各方探寻,最后得出的最为可靠的结论是:老人虽然拥有了世人渴望的一切,事业、家庭、爱情,但到了生命的尽头却只留深深的叹息。那玫瑰花蕊所指的就是老人的心里最初的未能实现的梦想和人生,珍贵的犹如玫瑰花蕊。

再看几位北漂艺术家,他们在自己最年轻的最灿烂的岁月里,敢于直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敢在芸芸众生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人敢于去尝试的,甚至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些六零后,就不得不谈到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他们,在青春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东方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经历了几度创伤,知识被忽视,艺术被泯灭的灾难后,它终于迎来了文明的再度复苏。

当这个古老国度抬起双眼张望世界时,那些异彩纷呈的异域文化便跃入眼帘。而出生在这个时代的青年在接受着古老文化氛围熏陶的同时又接触到那些开放、张扬、多元的异域文化。那些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文明,闪耀着人性、知性和光彩新颖的思想火花的浪潮来袭,造就了这么一批勇敢而执着于梦想的青年,他们是那个时代里一个人群的缩影,代表了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

心灵的自由和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梦想和信仰是他们前往北京的动力。而北京之所能吸引到这么一批为了梦想冲破桎梏的青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作为几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京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汇集地域和改革开放的中心。这种优越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符号的象征,满足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和冲动,使得他们不辞劳苦不顾路途的艰难集聚到了北京。

谈到第一个问题,这些北漂的艺术家们为什么会成群结队?我第一个想法是,追逐梦想的旅途总是艰辛的,充满坎坷的,如果能结伴而行、相互扶持会使他们一步一步坚持下去。就像我们现在考研一样,找到自己的同伴甚至群体。

有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们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艺术家们是特殊的一群人,虽然特殊但也是社会的一员,就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人而生存。人是社会的产物,艺术家们也不例外。

必要的物质生活,社会活动让艺术家们接触到其他人,也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那个时代的这些艺术家们,之所以成群结队的另一个原因,个人认为是知己之间的吸引、共鸣。他们的艺术需要有人来欣赏,来认同,来品味,而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群往往是拥有共同梦想的艺术家。

自然而然这些人就会聚集到一起,这就如同那些希腊的哲学家们会聚集在一起**哲学话题,交流哲学思想一样。这些艺术家们也会被同类吸引,希望获得赏识,希望与知己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他们成群结队地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青年艺术家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艺术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之中很少有人拥有艺术的细胞,能去用心灵感触它的存在,更不用说去能为艺术的发展而做出奉献。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少之又少的原因。

世俗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是艺术很难被人们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些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与世俗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背道而驰,所以他们在未能做出一番成就之前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不被人们所认可和理解。而青年艺术家们往往更是处于社会边缘,因为他们在激情年轻的岁月里没有去踏上大多数人所认为正确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不被人们理解的艺术作为奋斗目标,这样的他们很难被社会认同,也就一直会处在社会的边缘。

在中国这种青年艺术家社会边缘化的现象更为突出,因为那个中国开始正式对外敞开怀抱的时期,虽然有大量的西方多远文化涌入,但国内的文化氛围还是以传统文化背景为主导,而青年艺术家所追求的西方的、先进的思想一时之间还不能得到很多人认同。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女画家一度疯了?

在纪录片的五个人中,张夏平是最为极端的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度会疯了的原因之一。从性格的角度分析,张夏平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也是个极端主义者,她的内心一直很矛盾很挣扎。

张夏平一直说自己朋友很多很好又说自己一直很孤独,她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艺术被人了解,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看到,因为她认为一旦被人们看到,那些东西就不再属于自己了。这种性格的人很

容易在一点刺激下就丧失理智,陷入某种痴狂。张夏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画室里她谩骂这个世界,谩骂所有人,质问上帝。其实能看得出来,这个单薄瘦弱的女性身体里蕴含着一团火,一团希望烧尽一切不如意,一切不合理的火焰。

从那些发疯的语言中,我们能看到出那是一种将蒙昧的世界燃烧殆尽的愿望,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

张夏平这种在普通人看来疯了的举动,在牟森他们看来则是进入了一种艺术的纯粹状态。这是艺术家放空思想,沉浸在自己艺术世界的行为。所以,女画家一度疯了,是为了艺术而疯,那是一种完全沉浸在自己艺术空间的状态。

就如同张夏平所说的:“我别无选择,只能这样选择。”人在面临选择时会受到理想、信仰、情感等诸多因素影响,被现实压抑的这些最终在艺术上得以宣泄和表现。

张夏平的疯也是这种表现之一吧。

还有一种个人认为的猜想,就是艺术家们的作品就像他们所说的是反应人类的心灵和灵魂的。所以他们必定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自己的感情,拥有感情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而那些生活中的感情不可能都是美好的,艺术家们那些忧伤、纠葛、和他们的作品纠缠在一起,才造就了那些灵动的作品。

就如同海子,梵高一样,用生命来艺术人生,他们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痛苦,希望改变却又无可奈何。我认为张夏平也是一样的,虽然不知道这位女画家在现实中的感情与作品的关系,但是从她的作品、举动不难看出这两者存在着很大关系。我想这也是她一度疯了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最后为什么只有牟森留在了北京?

那就得从出国热潮谈起,五个人中四个人都选择了出国,那是他们为了艺术梦想或是梦想已经初步显现雏形的证明。除了牟森,其他四个人或是画家或是摄影或是作家。虽然都是自由职业者,但是出国的四个人的艺术发展空间明显在国外会有更广阔的领域和机会。

而牟森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戏剧团,而在北京漂泊的日子里,他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考虑到戏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戏剧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群人的艺术。在有了一些基础后选择留在北京,会拥有更好的发展。

毕竟出国必然面临陌生的环境,异域的文化,自己戏剧文化理念的传播是个很大的问题。就像北方人在看南戏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场景和地方语言特色。戏剧虽然是源自国外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而牟森在北京已经将戏

剧同周围志同道合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戏剧就具有了地域性。当时牟森在北京进行自己的戏剧梦想,有那么一群同样热爱戏剧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牟森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也是让牟森选择留在北京的原因之一吧。

青年艺术家们从那些小镇、乡村的舒适、慵懒、无所事事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带着他们未被消磨殆尽的热情和才华奔赴京城。然而他们游离在体制之外,艰辛地去找生活和艺术的平衡点,他们既是梦想的集合体又无法脱离世俗。他们看起来既像是西西弗斯般徒劳无功地一遍又一遍推动巨石到山顶,品尝着注定的失败;又像是走在一条看似捷径却布满荆棘的路上。

这些青年艺术家挣扎在艺术的亢奋和市场机制的**中,妥协中反抗,抗拒中迎合。就如影片中靠卖画赚取微薄收入支持基本生活的张大力;认为艺术至高无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卖画的张夏平;为了获得写作物质基础支持而嫁给了美国老头的张慈。这些漂泊者一方面把艺术当成生命的价值所在,一方面又要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向往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方面又被现实所束缚。

他们看似聚集在一起却又在寒夜里独自品味着寂寞和孤独。

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崎岖而漫长,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无论是向现实妥协,还是在艺术的道路上探险,都是一种选择。在没有房子、车子、存款的条件下,他们看似是无根漂泊着,但是他们一旦确定了选择,那其实就是更深程度的一种稳定。

最后借助一段形容北漂者的话作为结尾:有人说世俗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艺术的失败,而狼狈不堪的世俗生活却不一定能换来艺术上的成功。所以,漂泊的文化人的选择带着几分悲壮和荒诞。

流浪本身不能说明什么,北漂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生存体验比他们的作品更值得我们深思。他们以艺术之名完成对传统生活的批判,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放下对时代的拷问。这样一群人在我们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到底在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篇二:观《老头》《流浪北京》有感。

观《老头》《流浪北京》有感。

老头》是2023年的作品,导演杨天乙是一位年轻姑娘,凭借着自己的坚持,通过三年时间,积攒了近200分钟素材,最终通过近半年的剪辑,完成了这部具有真实、毫无技法、但却打动人心的纪录片。

流浪北京》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将目光注视在2023年代末、2023年代初的“北漂族”展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北京户口,但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最初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能迎难而上,他们都能表现出很乐观的一面,可是最终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

在导演的镜头中,通过主人公的诉说和导演强烈的影像冲击,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的他们为了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也同时感受到了他们被现实困扰的不堪一击。

不同:1.拍摄手法。

老头》采用及其真实的纪录手法。有时候摄像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静静的注视着一群在院落中的老头,老头们交谈、嬉笑。似乎摄影机就没有存在一样,在老头们生活中穿梭,真实的展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有时候摄影机仿佛又是老头们生活的诉说对象,摄像机是一位杨姑娘,是小杨,成为老头们的生活中伙伴,无论是老头还是老伴似乎把摄影机当做成可信任的伙伴在诉说和交流。

流浪北京》片中大多采用了导演采访的方式,片中的人物也是一种被采访的状态,注视的镜头,讲述一些故事。在一段故事讲完后,导演会切入具有生活纪录性的镜头,仿佛是为了说明刚才主人公讲的故事内容,有的还配有文字注释。导演过多的参与影响了**的真实性。

2.影片主题内容。

老头》主要就是纪录真实的老头们的生活、交谈,我们聆听着老头们零散的对话,看着他们谈论家长里短的事情。由于它的真实的场景以及缓慢移动的镜头,使我们觉得影片似乎缺乏一定的故事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当我们看到一些老头就像被叙述的那样“回家去了”,我们开始思考影片的主题,以及导演到底要传达什么样的东西?

可是我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们可以联想到也许是要**有关老人面对死亡的问题,也可以联想到可能在表达子女与老人关系亲疏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一群老头们自己生活的问题。所以,可以说导演并没有刻意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套在影片中,而是给观众留下一定空间的想象,让观者去感受。

在影片中,给我们留下深刻映像就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比如杨老头住院费的**、和老头与老伴经常拌嘴的生活、还有一群老头照**,很多真实的画面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概括出什么样主题,却真实自然又有意思。

流浪地球观后感观后感

大年初一,我和妈妈 姐姐们去看了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 它是由作家刘慈欣的 改编而成的。电影主要讲述了 未来,太阳将因为急速老化而迅速膨胀,直至 到那时,太阳系将不复存在。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 流浪地球 计划,在全球制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停转,并改变方向,前往4。2光年外的新家园。但...

流浪地球观后感观后感

寒假中,我去 了网红片 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听说它的主演有我的影视偶像吴京。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主要讲了 地球的环境因人类而变化,不适合人类生存,再加上太阳核老化导致其膨胀,地球即将被吞噬。联合国 下令建造一座宇宙推动器,将地球推至木星,并造一座宇宙空间站,令各国优秀航天员在太...

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这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大润发三楼看3d电影,名称是 流浪地球 主要剧情是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主人公刘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