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

发布 2020-05-12 14:48:57 阅读 1570

小熊。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而整个战国当时的人口大约在2000万左右,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

长平之战结束后,由于秦军的后勤物资及时得到了补充,白起打算一举攻下邯郸,灭掉赵国,不料范睢谗言,致使白起撤军。其实失去一个战机,没能灭掉一个国,这是没什么的,关键是从此白起与秦昭襄王之间产生了隔阂。上面都没有说明秦昭襄王与白起有隙,而是说与范睢有隙,大秦帝国之崛中在白起快要死的时候说了一句“无论我怎么做,王上都不会相信我了”其实是有点的到的。

可能是为了主角的正义性吧。但是我感觉有点偏差,白起在此是为自己之前所说的话在做辩护。接下来我谈谈我的个人看法,长平之战中,三年的对峙,范睢也有谏言撤军,秦王没有撤,并提出奉寡人私欲为上者,必得寡人之心,其实秦王心里什么都清楚,白起打下了大秦的半壁江山,但是面对长达30年的宣太后执政,再加上四贵,早已讨厌别人对王权的干涉与威胁。

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

对长平之战如此支持的,倾举国之力,苦了这么久的秦昭襄王难道真的愿意放弃这胜利的果实?肯定是不愿意的,为了一个上党郡就争的焦头烂额的,跟何况是一个国?一个君王知道,大军出征并不是出去吓人的,没有利益是不会发兵。

长平之战中,白起消灭了战国时期最后一只强大的兵力,此时即使是六国合纵也是战不过秦国的。这一点秦王深知。如果再由着白起灭掉赵国,顺势东进,势如破竹。

这样白起的地位就远高于秦王,若真是这样,秦王这一辈子可怕的是白活了。五十岁才有话语权,好不容易除去三贵,结果再来个功高盖主,那么秦王真的就没有一点点光芒了,熬到了花甲之年才冒出头,都快进棺材了,还让人再踩上一脚,这不是一个王者所想。所以叫白起撤军是必然。

之后白起不出战,也是因为如此唾手可得的战机都能放下,秦王是下了多大的狠心才下的决定,深深的知道秦王所想,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立功,只能战败。战场凶险,败则必定断送秦国将士的生命,成功的将领都不会拿士兵的生死来保全自己,这是一个爱兵如子将军。就如剧中白起所说“丞相,出生入死之人,会怕死吗?

”这是其一,其二,若出战,战败,白起就可能会以叛国通敌之罪论处,原因简单长平之战如此艰难,你都打的赢,现在的小战役你还败?显然是拿了敌国的好处。让白起上战场,就是上邢台,必死。

立功死,战败死。死不可怕,根据秦律,叛国则会刨其祖坟,白起做了最聪明的选择,以静制动,没害一卒,没毁武德。

所以白起之死、长平班师和范睢都没有关系,只是范睢“奉寡人私欲为上者,必得寡人之心”,秦王最明白,哪座城该攻,那个人该杀,最后附上范睢的一句话“既为英雄,亦为小人者,天下唯有王者兼而备之”。功高者皆被王者所折,则怪其臣属(白起—范睢,岳飞—秦桧)倒不如崇祯皇帝来的爽快!

感悟《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

感悟。不知为何,看完 大秦帝国之崛起 心情莫名的不高兴,甚至有点小焦躁。秦国之战将 秦国之战神 白起将军,一生忠于秦国,忠于秦王,可最后落得秦王赐剑,自裁的结局,何等悲壮,叫人怎么不惋惜。追其原因,断少不了范睢这等小人,为了私心,一己之怨,在秦王嬴稷耳边谄媚,自知自己早晚有一死,也要拉好垫背的,想尽...

连续剧《大秦帝国之崛起》观后感

连续剧 大秦帝国之崛起 观后感。连续剧 大秦帝国之崛起 观后感。剧集从一个懵懂少壮大秦公子赢稷登基呈现了一幕为了争权夺利不顾亲情相互残杀,同时也展现了太后芈八子的智慧与爱子情深。到了第十九集出现了魏国大臣须贾的舍人范睢剧情转入反差,范睢为了摆脱恶主须贾的束缚,决定另投明主,不成想秦相穰侯魏冉使其擦屁...

《大秦帝国之纵横》观后感

大秦帝国之纵横 观后感。前段时间把 大秦帝国之纵横 这部电视剧看完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感受。一 战国时代出了不少名人。以前无论是在语文课本还是历史课本中,听说过的许多名人都是来自战国时代。例如商鞅 张仪 白起 孟尝君 屈原 孙膑等。我认为这便是乱世出英雄吧!二 语言的魅力。在这部剧中最能体现语言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