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读后感

发布 2020-06-10 17:33:57 阅读 7265

读《红楼梦》有感_红楼梦读后感。

梦之美——读《红楼梦》有感。

谁说水中月?谁念镜中花?谁吟阆苑仙葩?谁道美玉无瑕?皆是他!他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将诗词之美一一呈现在我么面前,让我们体会到了其中的精髓。在四十回时,他将李商隐那首《宿骆氏即怀崔雍崔兖》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改为“留得残荷听雨声”,加上了自己的见解。我和妈妈捧书品味时,被他所说的吸引住了。

为什么要改变一个字呢?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不由分说,我们便来到了公园。

灰蒙的天空牵着晶莹的雨滴如期而至,一滴一滴地打在残荷上,残荷像舞娘似的,跟着雨滴的节奏摇曳着,舞动着曼妙的身姿。我们刚到公园的荷花池,便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我走到栏杆边,听着雨打残荷。

“叮咚、叮咚···这声音好似乐手弹刮着竖琴,此起彼伏。每一声,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每一声,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每一声,都在书写属于它们的传奇。悠扬而宁静。

我们仿佛经历了这声音的洗濯,心灵变得更加澄澈。我们听着这天籁之音,谁都不愿离开,只愿留下心底那片空灵和宁静。

残荷虽然外表不再是美丽,这声音却愈加空灵。因为残荷的中心是空的,而枯荷却不是,发出的声音自然没有残荷好听,这也是为什么林黛玉不肯拔去残荷的原因吧。然而,雨打残荷,在空澈灵动之余,亦别有一番悲悲切切,听来凄婉之至。

林黛玉之所以钟情至此,怕是她性情使然,也反映了悲观的人生的态度。诗词美不但是《红楼梦》的一大特点,服饰美也是其代名词。

读到第三回时,曹雪芹写王熙凤头戴八宝攒珠髻,绾朝阳五凤挂珠钗。我疑惑。

起来:什么是珠髻?什么是珠钗?

我们便上网搜索资料。突然,我看见了一幅仕女图,妈妈指着仕女图中的头饰说:“溥柔,这上面的是珠髻,下面的是珠钗。

”只见图中的珠髻和珠钗上都镶满着宝石,闪着熠熠的光,精美极了。我对古代人民不禁肃然起敬,他们居然能用手工就做出一个巧夺天工的精美饰品,这些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为了更加理解《红楼梦》,我还看了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真实地还原了《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场景。诗词美、服饰美都得到了传神的诠释,富丽堂皇。古代文化的魅力,古代风俗的美丽深深感染了我。

诗词之美、人物之美、服饰之美,建筑之美无不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渐渐地,我成了一个“红粉”。我每次捧起《红楼梦》都有新的体会,新的领悟,新的收获。

《红楼梦》,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不可复制的经典。

红楼梦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作文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 支持,谢谢!红楼梦 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作文。红楼梦 读后感读红楼梦有感作文杨诗淇。暑假里,我坐在床边,手不释卷地读着一本好书 红楼梦 书中的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吸引着我。我喜欢读 红楼梦 的这一章节,讲的是大观园姐妹悠闲于乐,吵吵闹闹的场面。作者曹雪芹把这些人物写的栩栩入生,用对比...

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读后感

读 红楼梦 有感 红楼梦读后感。揽宽容在心,青春不远。在老师的熏陶下,我邂逅了 红楼梦 这本书。它讲述了封建大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文中主要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林黛玉不喜仕途之路,常劝宝玉不走仕途之路。而故事的另一主人公宝钗长相美丽,温婉淑德,城府颇深。又喜仕途之路,常劝宝玉走仕途之路...

2019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读后感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一句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尽枉然 就可以证明 红楼梦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下面是羽利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阅读。红楼梦 剧照。读红楼梦有感 一 名著好比光芒耀眼的璀璨明珠,时时刻刻都在闪耀着,散发出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