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结万能

发布 2021-03-17 03:08:28 阅读 2781

分析意境型。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型。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型。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一词领会全诗型。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六种模式: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概述诗句的内容。

(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记叙类文章文、**)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夸张: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

……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美。

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记事为主:

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

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

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描写手法的作用。

1、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读图题。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

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 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题。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点。

概括题。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点”。 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前后照应。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巧设悬念。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记叙线索。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

1、以“物”为线索;2、以“事”;3、以“人”;4、以“时间”;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称谓变化。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语文“万能作文”

生。活中的感动。在万丈红尘中,有些细小的事总能帮我们唤醒内心深处一些沉睡已久的东西,那就是生命中的感动。那是一个酷热的下午,骄阳似火,街上的人们都放慢了脚步,但汗珠依然不住得往外冒。大厦前的广场上,停着一辆白色巴士,上面漆着鲜红的,熟悉的标志,而在它敞开的车门前,却空无一人。过路人无不埋头,加快了步...

语文万能答案

语文万能答案及答题技巧。1 为什么使用 xxx 为题?答 可以引起读者兴趣,与文章相呼应。2 环境描写作用 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生。反映人物特征。3 语言 动作描写作用 形象生动表现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或品质,推动故事情节发生。4 心理描写作用 形象生动反映人物思想,揭示人物...

语文万能公式

古诗歌鉴赏。答题思路和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技法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写出了 意象 的特点,表现了 突出了 思想 感情,起到了作用。古诗歌常见思想情感 思乡思国 感时伤怀 建功报国 热爱自然等。词语作用 基本题型 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答题思路和方式 不用考虑结构上的 的词写出了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