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语文各区一模默写名著

发布 2021-04-03 20:41:28 阅读 4309

2011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汇编。

默写。海淀1】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曹刿论战》一文提出要选择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

5)《陋室铭》中虚写陋室主人厌弃世俗生活的语句是。

答案:(1)采菊东篱下 (2)拔剑四顾心茫然。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彼竭我盈。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东城1】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小石潭记》中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答案:(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惶恐滩头说惶恐

3)月有阴睛圆缺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西城1】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4)《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语句是。

答案:(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朝阳1】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国家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丰台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答案:①思而不学则殆千里共婵娟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景山1】萧关逢候骑王维《使至塞上》)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里稻田宽阔平整,田边排列着整齐的房屋,令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中“ ,的景象。

答案:都护在燕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衡阳雁去无留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昌平1】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宋代的范仲淹说过这正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济世情怀。

答案:⑴欲辨已忘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顺义1】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 《行路难》)

2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4)《小石潭记》中描写小溪形状的语句是。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人不知而不愠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大兴1】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曾益其所不能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房山1】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经受磨练对人才的益处的句子。

答案:⑴拔剑四顾心茫然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

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怀柔1】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3)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4)《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外界交往的语句是。

答案:(1)一览众山小 (2)只缘身在最高层。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门头沟1】

1)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景。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2)决眦入归鸟。

3)奉命于危难之间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密云毕业】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山河破碎风飘絮 ④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平谷1】1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目的是。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归雁入胡天 (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州1】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2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3)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慨“吾谁与归”之前评价了两种人,一种人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另一种人登楼后把酒临风。

答案:(1)衡阳雁去无留意 (2)问君何能尔。

3)月有阴晴圆缺 (4)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

延庆1】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2)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学习和思考对人的进步同等重要,《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的两句话是。

答案:(1)衡阳雁去无留意 (2)静影沉璧。

3)黄发垂髫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燕山毕业】不亦君子乎?(《论语》)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悠然见南山苔痕上阶绿

玉盘珍羞直万钱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八百里分麾下炙

2011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海淀1】

孔子之后的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其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充分地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还强调“义”的重要性,在文章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

他的文章观点精辟,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论证严密。论证严密的特点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为 。(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角度任选一个简析即可)

2019北京高三语文各区一模默写

西 在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中,不同的时令往往关联着不同的社会活动。比如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一文中所记,在温暖明媚的春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 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对新一年的祈福 春日游园同样是文人必不可少的活动,陆游曾在 钗头凤 中写下了黄縢酒的美好回忆。当然,同样的...

2019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 默写

3 默写 共8分 1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 游山西村 1分 2 木兰诗 中描写军营苦寒生活的诗句是2分 3 云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被人们关注,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如杜甫 望岳 中 荡胸生曾云 写出了诗人看到泰山上白云涌现时的激荡情怀 崔颢 黄鹤楼 中 黄鹤一去不复返抒发了人生短暂而岁月...

各区一模诗歌默写

朝阳一模。12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身既死兮神以灵屈原 国殇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登高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欧阳修 醉翁亭记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