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命题半命题作文专题》

发布 2021-04-12 07:40:28 阅读 1406

一、主干知识。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作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因为这种题型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二、中考真题。

纵观2023年的中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仍然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如:

2023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

2023年丽水市中考作文题:想飞就能飞起来。

2023年衢州市中考作文题:我们这帮人。

2023年南充市中考作文题:这一天,让我铭记。

2023年乐山市中考作文题:①选择②当**发生后……

202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传递___

2023年威海市中考作文题: 的肩膀。

2023年德州市中考作文题:我依然

2023年嘉兴市中考作文题:第二次___

2023年泰安市中考作文题: 与

2023年奉化市中考作文题: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这些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些作文题目贴近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对生活充满激情,运用语言文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些作文题目体现着人文关怀。

注意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自然就成了中考作文内容的热点之一,不少作文试题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这一点。这些作文题目能够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中考作文内容导向的又一明显倾向。

此外,许多地区作文试题明确地提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给考生尽情发挥,自由写作的空间。另外不少地区还出现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一的作文形式,给考生了更多的选择。

三、方法指津。

一)好命题作文,关键之一在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命题作文的审题应从三个方面展开,即:

审含义、审限制、审文体。

1、审含义。

审含义就是理解题意,把握文题的写作重点。准确深入地理解题目含义,要注意题目的表面义与深层义。表面义是指与语言本义有关的字面意思,深层义是与语言本义相关的隐含义,它或是引申义,或是象征义,或是比喻义。

例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

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

2、审限制。

审限制,就是要仔细揣摩审查文题中所提示的比较隐蔽的信息,限制性的条件。吃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限制因素,也就是要抓住“题眼”。(题眼,即文中暗示透露文章重点、寓意、范围等的关键性字眼。

)例如:“这也是课堂”中,题眼是副词“也”字。显然,这里要求学生不是写平时老师在教室里上课的这个课堂,而是写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感悟人生的“大课堂”。

这就在选材范围上有了一定的暗含的倾向性。如果忽视了文题中的“也”字的含义,写出的文章就可能偏离题意。

3、审文体。

一般地讲,凡是要求写人、事、景、物、时间、地点以及带有“记”、“忆”、“访”、“游”、“故事”、“见闻”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记叙为主;题目中有“说”、“读”、“评”、“议”、“驳”、“批”、“有感”、“我见”、“启示”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议论为主。凡用事物名称做题目以及带有“介绍”、“说明”等字样的,则倾向于以说明为主。有的文题允许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属于一题多体,作者可以自由选择。

二)、介于话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之间的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补题,更是让不少同学头疼。下面,我来谈谈半命题作文的补题。

总的来说,拟制半命题作文题必须做到“三求”:

1、求准。准确是前提,拟题不准,全盘皆输。补题前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匆忙考虑补题而置审题于不顾。

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把握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题眼”“题魂”。如:“ 改变了我的生活”中,关键词“改变”暗寓这样的要求:

所写作文中须有“原来”至“现在”的转化比较过程,“过去时”、“现在时”必须齐备。若只是书写“现在”,而对“过去”只字不提,那就谈不上“改变”了。

2、求新。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告别 ”,有的学生把“告别”理解为动词,补充了”自卑”“懦弱”“自我封闭”等宾语。

有的学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将“告别”看成充当主语的名词性概念,补成别具一格的描写句或判断句,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告别如虹》、《告别是一种胆魄》、《告别是一种美丽》等。

3、求深。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你若补些“佳肴美味”,则文章成了就滋味写滋味,未免肤浅;你若补“获奖”、“成功”、“失败”,这可能要好一些,但容易撞车,流于一般。

其实“滋味”可实可虚,只要大胆发挥想象,草木山水、琴棋书画等等都能有“滋味”,关键在于能否赋予它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学生拟题“那一次,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作者从池水的宁静、清澈、融洽和从容中感悟到“人如池水,水如人生”,领悟到和谐、大度和宽容的人生哲理,平中见奇,一般中见深刻。

不难看出,半命题的补题,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构思立意同步进行,拟题水平的高下,首先取决于平时的积淀和作者感悟生活、提炼思想的水平。

四、典例导析。

例1、题目:请以“你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迹清楚,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本作文题目中“你”的理解很重要。“你”可以是人,是事,是物。如果是人,可以是父母、师长和同学,也可以是邻居、朋友、亲戚,活着的、故去了的,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代的,生活中的真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识的、不相识的一切人。

如果是事、是物,可以是一本书、一张报、一次摔跤、一次哭泣,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个梦幻、一个机会、一场考试、一次出游等等。

要写好这篇作文,还要注意到“很重要”。因为“你”,我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因为“你”,我的生活更精彩,因为“你”,我的人生更美满。……这才是“很重要”。

生活中这类“很重要”的事我们都经历过一些,但必须要能够抓住最切合你实际、最适合你发挥写作水平的材料来写作。

例2、题目:春回大地,田野一派绿色,生机勃勃;绿色世界,春意盎然,处处阳光明媚;绿色生活,快乐健康……

请将“绿色 ”补全,写一篇记叙文,以上。

提示语中写到了自然的绿色,那是生命、活力等象征;绿色世界,是青春、健康的象征。所以,绿色的第一层含义是生命的色彩,可以以此演绎、铺陈;第二层含义是健康、积极,既包含身体的健康,又包含心理、精神的健康,是符合生态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的色彩。

第一层含义的绿色就是青草、青松的的颜色。第二层是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即“健康的心理”。绿色食品的含义不在于绿颜色的食品,而在于它们是按照自然规律,没有污染的食品;绿色作文,不是用绿色的笔写的,它是抒发真情实感的,而非程式化的、无病呻吟的、娇柔做作的;绿色校园,不仅仅校园里的绿化程度高,它更包含了文明、文化、阳光、健康的含义……

如何补题?可以从写作范围及选材角度补题,如“绿色回忆”、“绿色世界的故事”、“绿色的池塘”等。

可以从语法关系上考虑,将题目补成并列、递进、偏正、因果、条件、主谓等关系的短语或句子,如“绿色·灰色”(并列关系,绿色喻乐观情感,灰色喻消极情绪);“绿色,环境意识”(条件关系)等。

可以从修辞角度考虑,如“绿色绿色”(反复的修辞,表呼告,对绿色生活的期待或赞美);“绿色食品的自述”(具有拟人色彩)。

还要有句子意识,跳出词语的圈子。句子有疑问、祈使、陈述、感叹等语气,有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等句式。如“绿色食品,离我们有多远?

”;再如“绿色校园欢乐多”;“绿色课堂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绿色使我陶醉”;“绿色畅想曲”等。

五、命题**。

深入地研究中考作文命题的规律性趋势,对学生的作文复习提供科学有效的引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202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仍然呈现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仍然会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 半命题作文专题》

一 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 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

精编中考作文指导《命题 半命题作文专题》

一 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命题 半命题作文专题 中考作文指导 命题 半命题作文专题 一 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

中考半命题作文自己半命题作文

关键字 中考半命题作文。自己半命题作文3篇。自己半命题作文1 给自己一些细碎的美好。有人说 生活是苦难的。这点我从不否认,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坎坷,总使人心生烦闷。也许随着这些想法,日子一天天就过去了吧。可是你觉得快乐吗?那么何不给自己一些细碎的美好,去装点苦难生活呢?我喜欢自然,我喜欢春日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