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发布 2021-04-16 18:23:28 阅读 9328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者在中级阶段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大的困难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远远超出了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大多数中级阶段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难以摆脱不用中文思维,总是首先用汉语想出,从认知角度看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者在中级阶段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大的困难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远远超出了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大多数中级阶段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难以摆脱不用中文思维,总是首先用汉语想出,然后才去找恰当的英语词和结构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往往导致作文**现中式英语表达。

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理解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作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其存在是客观的,因此必然要影响到外语的学习。这种影响的过程就是母语的迁移过程。认知理论认为迁移的知识经验是储存于学习者头脑中的抽象的主观认知结构或图式,迁移则是该认知结构或图式在不同情况中的应用。

eckman(1977)提出了“标记区分假设”,他认为:(1)对二语学习者而言,目的语中与母语的不同,并且与母语相比更有标记性特征的那部分内容学习起来难度较大。(2)与目标语言中那些不同于母语,并比母语更有标记性特征相关的难度与同这部分相关的标记性程度相适应。

(3)目标语中不同于母语,但相对不比母语更有标记性特征的目的语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标记区分假设说明了标记性差异与语言差异互动,共同决定母语迁移何时发生,何时不发生。当母语结构无标记,而对应目的语结构有标记时,就可能发生迁移;反之,当母语结构调整有标记,而对应目的语结构无标记时,迁移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母语迁移的条件之一是二语规则或现象的标记性。

kellerman(1977)提出学习者拥有一种心理类型(psychotypology)。他认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对自己的母语和他们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间所存在的距离(即两种语言在语言细节上或大体上是否一样)有一定的感知。这些感知构成了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直接影响语言学习。……kellerman 认为,学习者拥有一套心理类型学感知。正是这种感知,而不是实际距离激活或抑制迁移的产生。

学习者基于认为母语和目的语是否一样,不管是语言细节还是一般概念,这种信念对可迁移的部分形成映射(projections),并在这种映射基础上对学习过程进行各种决策和转换。kellerman 因此提出了语言学习过程的三个制约因素:(1)学习者感知母语与目的语的距离越远,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

(2)标记性特征越明显的语项,其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3)学习者对目的语真正或假定的认识影响迁移的发生。同时kellerman从原型学的角度研究可迁移性,也就是学习者对自己母语的感知情况。

原型类型只牵涉到母语一种语言,是指当一个多义词的某一意义被认为是中心意义时该词的其它意义与此原型意义的关系。kellerman认为学习者对母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有一定的感知,即有的结构可能被迁移,有的不能。而这种感知在实际学习中直接影响学习者是否产生迁移的可能性。

二、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

邓炎昌认为:“中国式的英语是受汉语干扰或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英语。有些英语句子是从汉语句子逐字翻译而来的。

在语法上,中国式英语可能不错,但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与标准英语的习惯用法不符,……

1.词汇 (1)词义不等同

很多学生为了扩大词汇量孤立地背词汇表,往往只记住了词语翻译过来的字面意思,而不知该词语的文化内涵,并且往往把语言和语境孤立开来。

例如:yellow films contribute to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黄色”在汉语中可以指“**”,故有“黄色书刊”、“黄色录象”的说法,但在英语中“yellow”这个词在语境中没有中国人所说的那种意义,倒是英语“blue”有这样的内涵,因此可以改为“blue films”。

再如:he is as timid as a rat.“鼠”在我国是“胆小”的代名词,故有“胆小如鼠”的说法,而在西方用“兔子”来表示“胆小”之意。

这样,我们在写作中就要把“as timid as a rat”转换成“as timid as a hare”。

(2)词语搭配

有的词在英语和汉语中,虽然“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都相同,但它们的搭配习惯往往不同,其搭配意义可能不同。例如汉语中可以说“大雨”、“大风”、“大雪”;而在英语中我们却不能用“big”来与“rain”、“wind”、“snowfall”等搭配,只能说“he**y rain”(大雨),“strong wind”(大风)和“he**y snowfall”(大雪)。

另外,学生学习时,往往把记忆词汇和掌握它们的用法割裂开来,只记住词汇的个别意义,而不注意其搭配关系,也会造成搭配的错误。

2.句法 汉语注重意合(parataxis),文字无形态变化,句与句之间意合连接通过逻辑纽带或语序间接表现出来,能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句子各个意群、成分等通过内在联系贯穿在一起,很少用连接词。而英语注重形合(hypotaxis),单词间有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等多种形态变化,句子常以主谓宾结构为中心,用各种从句、短语进行扩展,各类从句、修饰语的使用使句子结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

因此,英语常用丰富的连接词(连词、关系词、介词等)来表达句际关系。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主要为主语突出型,主语是句子的中心,一般情况下,句子必须有主语,而且主语必须明确,即使没有主语,也要出现不起语义作用的“虚位”或“假位”主语。汉语注重主题,主题并非一定是句子的主语。

在写作中,学生很难一下子在思维定势上完成从意合到形合的转换,从结构疏散型到结构严密型的转换,不能够把多个汉语句子表达的信息通过各种修饰限制关系,使用联结词容纳到一个复杂的英语句子中去,写出来的句子往往是汉语式的。

(1)破句(sentence fragment)和串句(run-on sentence)

如:the class often starts example,yesterday at quarter after nine,instead of at nine sharp.这是个破句,缺少主语,正确的句子应该是:

the class often starts example,yesterday it began at quarter after nine,instead of at nine sharp.

再如:the teacher speaks slowly,his voice is loud,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 can hear clearly.这是个串句:

一个简单句,都是主谓结构,中间没有任何连接词,用逗号隔开,与汉语句式一模一样,显然是错误的。应改为:the teacher speaks slowly,and his voice is loud,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

(2)语序

在英语中方式状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特殊的表示强调外)置于动词之后,而在汉语中方式状语只能放在动词之前。如,汉语的句子“他尽情地玩”译成英语则应该是“he played joyfully。”而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如“i very much love my mother.

”“我非常爱我的母亲。”就是由于英汉语语序不对应所造成的。

此外,在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在汉语中通常前置,而在英语中则后置。某些副词,如频率副词“总是”、“经常”、“几乎”、“通常”在汉语中常置于动词的前面,无论是行为动词还是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如:“他经常帮助我们”、“他总是能回答对老师的问题。

”,而在英语中其语序则要取决于动词的类型,频率副词须放在系动词和情态动词及助动词之后,但应放在行为动词之前。如he often helps us.//he can always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

(3)动词的时与体

在时间意义的表达上,英语句子常常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时与体的不同来表示的。而汉语则是依靠表示时间的副词,如“曾经”、“正在”“已经”、“将要”来作状语或利用虚词“了”、“着”、“过”等补语这一语法手段来体现,谓语动词无任何变化。因此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很容易受汉语的影响而产生下面不正确的句子:

we h**e already talked about it last week.//two years ago,i h**e been to beijing.

(4)连接词的使用

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连词并用的现象时常出现。例如:because he is an experienced teacher,so we respect him very much.

//though he is seriously ill,but he still goes to work.等等。这两个句子中,去掉任何一个连词,句子就是正确的。

三、语篇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影响了学生们在作文中的谋篇布局。西方人在语篇开头就直接提出论点,并阐明作者自己的观点。而东方人往往先提出相关的问题,逐层推进,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所以大学生在写英文作文时,就导致重点不突出,观点不明确。

从认知角度看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作者 鲁晓霞。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第11期。摘要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中式英语表现及其认知机制。指出中式英语是汉语语言迁移,是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受汉语思维习惯影响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指导学生,加大英语的练习,就一定能够写出地道的优秀的英语作文。关键词 认知 中式英语 英...

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第 第 年 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俞芬。芬。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摘要 英语写作能力是一项产出性语言技能,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写作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从元认知理论出发,以国内外语言专家的研究成果为依据,...

从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学英语写作问题

年 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从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学英语写作问题。黄玉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茂名 摘要 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词法 句法 篇章。等方面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从英汉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