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习题答案 微观

发布 2021-05-01 20:49:28 阅读 1194

第一章导论。

一、 名词解释。

1、“经济人”法则: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自利为前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基本命题:

(1)经济人是自私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2、稀缺:指物品在超越免费**时人们对它仍然有需求。即该物品在市场上保持一个正值**。

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存联系的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理论。

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它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要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总水平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因而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5、实证经济分析:指在解释经济运行时,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一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经济问题“实际是怎样解决的”,并借以**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5、实证经济分析:指在解释经济运行时,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一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力求说明和回答“是什么”以及经济问题“实际是怎样解决的”,并借以**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6、规范经济分析:指以一定价值判断和伦理标准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7、经济物品: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经济物品的**不足以满足所有人。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

8、萨伊定律:即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提出的,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从而把市场机制推到了极优越的地位上。其主要内容是:

(1)萨伊认为,在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为别人而生产,生产越多供给越多,则对别人产品需求越多,在交换中,货币只起一个短暂的媒介作用,卖主得到货币马上又会购买产品,所以卖主就是买主,供给者同时就是需求者;

2)萨伊认为,任何生产的增加必定会产生同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增加,同时由生产赚得的额外收入会购买额外的产出,故产品无论如何增加都不会出现过剩的经济危机;

3)萨伊认为,每个要素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被使用,如果不被使用就会降价,直至被使用,所以不会出现失业。

9、混合经济: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由“私营”和“公营”两部分组成,前者的不足之处可以由后者来弥补,因此他们将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

10、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社会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三、选择题。

1、c 2、d 3、b

四、问答题。

1、 答:经济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有经济行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的,而用以满足无限需要的手段,即及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资源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无限需要的问题,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就是如何合理配置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因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和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什么产品**上升,人们就多生产一些,即社会多分配一些资源到这些产品的生产上。如何生产这些产品,即生产这些产品时用多少这种要素或那种要素,也是由要素的**决定的。

为谁生产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人分配问题。要素的所有者把其资源**给谁,也要看要素的**。要素在哪种产品生产上所获得的报酬高,要素所有者就把要素**给哪种产品的生产者。

可见,为谁生产即收人分配问题,也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答: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外界条件不变煌情况下,各个经济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3、 答: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预先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构建经济理论的前提、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而实证经济学则企图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规范经济学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作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经济学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作出描述,并不作出好与坏的判断。2、)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规范经济学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经济学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作出**。3)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仍具有相互联系的一面。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以规范经济学为指导。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经济学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

4、“稀缺”是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问题。经济学家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于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例如,消费者希望从更多的消费品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但收入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必须。

有选择地花费自己的收入;厂商希望提供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实现更多的利润,但厂商所能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必须节约使用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有如何合理地使用资源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总之,各种经济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如果没有资源的稀缺现象,什么东西都可以无代价地按需而取,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将不存在。

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作出选择,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便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这就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其中,微观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

宏观经济问。

题包括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的,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还是没有改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一、 名词解释。

1、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2、恩格尔定律:如果需求函数中的其它因素都固定不变,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不断减少。

3、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内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4、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5、 替代品和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它们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它们为互补品。

6、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7、外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8、均衡**:一种商品的均衡**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

9、需求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它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0、需求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函数可以由数学形式加以表示。

11、供给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一种商品的**量与影响这一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2、需求量与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需求量是指对应于一个特定的**,消费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3、**机制:指需求与供给的变动最终将导致均衡**发生变化。a、商品**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无论相关因素怎样波动,市场**最终总会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b、当供给不变,需求会引起**和交易量同方向变化;c、当需求不变,供给会引起**的反方向变化和交易量的同方向变化;d、当需求与供给同时同方向变动或同时异方向变动,但幅度不一样时,**和交易量的变化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1、c 2、d 3、a 4、d 5、d 6、b 7、b 8、c 9、c 10、c 11、a 12、b 13、c 14、c

四、问答。1、答:厂商的销售收人等于商品的**乘以销售量,即tr=p·q。若令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人又可以改写为tr=p·qd.下面利用图给予简要说明。

在分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小的**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有:

降价前的销售收人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人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且tr1<tr2。也就是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与销售收人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相类似地,在分图(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人tr1=p1 ql(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人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

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微观习题答案

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导论 二 单选题。1 b 2 a 3 a 4 a 5 b 6 d 7 b 8 a 9 b 10 d 11 b 12 b 三 判断题。四 简答题。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基本问题?答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

微观习题答案

同步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导论 二 单选题。1 b 2 a 3 a 4 a 5 b 6 d 7 b 8 a 9 b 10 d 11 b 12 b 三 判断题。四 简答题。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基本问题?答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

微观 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二章需求 供给和均衡 一 名词解释。1.需求量的变动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自身的 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指在商品自身的 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 下需求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