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作业答案

发布 2021-05-06 01:37:28 阅读 7848

一.基本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和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

病源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体积微小,其大小以微米为测量单位。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存在于细胞之中,常见的有致育因子。致育因子(f质粒)、耐药性因子(r质粒)和毒力因子(vi质粒)

芽胞:一定条件下菌体脱水浓缩演变成一种高度致密、多层次膜状结构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微生物繁殖体的过程。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过程。无菌:指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方法。噬菌体: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的病毒。

s-r变异:细菌菌落从光滑(smooth)的膨滑状态转变为粗糙而皱缩的状态。具有明显多糖荚膜的菌种(例如肺炎双球菌)则同时伴有荚膜的消失,当然由此所产生的特异性抗原也同时随之消失。

感染(infection):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病变现象。感染与传染同一英文单词,故感染曾一度等同为传染,实际上有所不同:传染是由传染性强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毒力::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毒力称为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医院内感染:指患者、工作人员(或各类人群)于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或称医院获得**染。

毒血症: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外毒素引起的症状不同。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流引起的临床症状。

败血症:血液中的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临床症状脓毒血症: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脓栓子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多发性脓肿的发生。

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情况下,存在于正常人体体表或腔道系统里不致病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菌群失调(dysacteriosis):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比例发生了改变称为菌群失调(“微生态”改变)

菌群失调症(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因菌群失调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

条件致病菌:称有些正常菌群在其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定位转移)或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致病,这类菌群则为条件致病菌,或称机会致病菌。

病毒: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生存且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性微生物。

病毒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干扰素(ifn):是由病毒或诱生剂刺激宿主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抗病毒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二.基础知识。

1.细菌有三种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胞。荚膜有致病性。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脂蛋白、脂质双层构成3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1)鉴别细菌。

2)指导临床用药(3)区分细菌的致病性。

4.质粒。内毒素、外毒素、致热源。。侵袭性酶等。

5热原质:致热作用,脂多糖,耐高温(高压灭菌法不能破坏之,常用蒸馏吸附法除去)。6.生长繁殖的条件(环境因素)(1)营养物质。

2)酸碱度(氢离子浓度):ph7.2-7.

6(3)温度:嗜冷菌-5-30 0c(15-20 0c),嗜温菌10-45 0c(30-37 0c),嗜热菌25-95 0c(50-60 0c),病原菌37 0c;当细菌突然遇高于适宜生长温度时会临时合成热休克蛋白以对抗热。(4)渗透压:

等渗或低渗。

5)气体:o2(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菌),co2。厌氧菌厌氧的原因:

(1)缺乏氧化还原电势(eh)高的呼吸酶,如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故不能氧化高电势的物质;(2)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或过氧化物酶,故不能清除生长环境中有毒的o-2、h2o2

1)繁殖方式:二**法,无性繁殖。(2)繁殖速度:

多数为20-30min/代。7.1、液体培养基:

混浊、沉淀、菌膜。2、半固体培养基:羽毛、云雾状。。

3、固体培养基:菌落(有s、r、m型三种)、菌苔。

8.(1)缺乏氧化还原电势(eh)高的呼吸酶,如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故不能氧化高电势的物质;

2)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或过氧化物酶,故。

不能清除生长环境中有毒的o-2、h2o2。

10芽孢的抵抗力:耐热、耐干燥、耐化学药品,可存活几十年。

即103.4kpa(=1.05kg/cm2),121.

3 0c,能杀灭芽胞。灭菌指标:芽胞被杀死了。

11.日光通过紫外线和红外线加热干燥的原理杀菌,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碱基编码被干扰,作用以波长260-266nm最强,用于物体表面或空气的消毒。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如结核杆菌对酒精敏感2温度与ph:如表面活性剂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3细菌的种类与数量:

如幼龄菌敏感4环境中有机物:降低消毒效力1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1)营养作用(2)拮抗作用(3)免疫作用(4)排毒作用。

13..使手术环境、手术区域或局部操作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尽量减少,以及所用的器械达到无菌,最大限度防止发生污染及感染〔1〕。学习无菌技术除了学习常规的操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和遵守无菌原则,这对于医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临床见习、实习乃至毕业后临床医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以学员的角度**在外科手术学学习过程中无菌观念培养的意义。

14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的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

15外毒素(exotoxin):主要由g+菌产生,蛋白质,不耐热,毒性有选择性(即只作用于特定组织细胞),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经甲醛脱毒后可成为类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主要由g-菌细胞壁裂解而来(死菌),脂多糖(lps),耐热,免疫原性弱,毒性无选择性。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有:

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外毒素可分为:

神经毒。肠毒素细胞毒溶细胞毒。

16.(1)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毒力(2)细菌侵入的数量(3)细菌侵入的部位17.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易感对象(年龄、免疫力)

2.诊疗技术(器官移植、拔牙、血液透析等)3.侵入性检查(各种镜检)

4.侵入性**(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导尿、介入性**等)

18.标本采集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采取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注意采集部位、成分和时间。3、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5、保护性送检(如保温、保持活力)。6、注意生物安全,不能污染环境。

19.药敏试验:用人工培养的方法探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有:

1)纸片法根据药物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试验菌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性(2)试管法是以抗菌药物的最高稀释度在16~24h内仍能抑制105~107个细菌生长的测定管为终点,该管含药浓度即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ppd:ppd-c,bcg-ppd

方法:ppd各5u(0.1ml),前臂内侧皮内试验。

结果:红肿硬结直经》5mm(+)15mm(++ppd-c侧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为bcg接种所致。结果分析:

-)者尚需考虑年老体弱、感染初期、严重感染的结核病或其他感染(如麻疹、aids)、用过免疫抑制剂所致。

+)者表示感染过结核有免疫力,(+者提示为结核病的活动期。应用:

1)确定bcg接种对象(2)婴幼儿结核病诊断依据(3)人群结核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力测定22感染特征:

内源**染;

常为脓性、血色分泌物,有恶臭;③涂片染色有细菌,但有氧培养阴性。

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无效。

常见部位: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口腔腹腔和会**女性生殖道和盆腔细菌的各论部分:包过细菌革兰染色和致病性葡萄球菌属g+所致疾病:

1、**和软组织感染:如疖、痈、毛囊炎、蜂窝组织炎。2、全身**染:如脓毒血症,多发性脓肿。

3、脏器感染:如肺炎、胸膜炎、中耳炎、脑膜炎、心包炎。

4、毒素性疾病:如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症、烫伤样**综合症(剥脱性皮炎)。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g+

所致疾病:a群链球菌所致感染。

草绿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龋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链球菌g+

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继发性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败血症等。肠球菌属g+

所致疾病:心血管、尿路感染,医院内感染常见菌之一脑膜炎奈瑟菌g,所致疾病:流脑淋病奈瑟菌g,所致疾病:淋病铜绿假单胞菌g

所致疾病:烧伤感染、体表化脓性炎症、医院感染。埃希菌属g—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染,常见泌尿系、肠外组织(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的感染。

2、肠道感染婴儿腹泻志贺菌属g—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沙门氏菌属g—

所致疾病:(1)肠热症,(2)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3)败血症,(4)带菌者。

霍乱弧菌g–所致疾病:霍乱厌氧芽孢梭菌属破伤风杆菌g–所致疾病:破伤风产气荚膜杆菌g+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2)食物中毒:(3)坏死性肠炎肉毒梭菌g+,所致疾病;肉毒中毒。

化脓性炎症:丹毒、脓胞疮、蜂窝组织炎、痈。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中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新生儿肺炎等。

耳炎,产褥热等。

艰难梭菌g+正常菌群所致疾病:假膜性肠炎无芽胞厌氧菌。

g+/g,为正常菌群中的条件致病菌。

所致疾病:败血症、腹腔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脑脓肿等放线菌属g+,所致疾病:统称为放线菌病诺卡菌属g+

所致疾病:引起肺甚至脑部的脓性炎症。

白喉棒状杆菌g+所致疾病:白喉结核分枝杆菌(l型)所致疾病:1、肺部感染(1)原发感染(2)继发感染肺结核。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包括钩端螺旋体(见螺旋体属)、鼠疫耶尔森菌、立克次体(见立克次体)、布鲁菌、炭疽杆菌等。

鼠疫耶氏菌(鼠疫杆菌)g-所致疾病:鼠疫:●炭疽芽胞杆菌g+所致疾病:炭疽病布鲁菌(布氏杆菌)g-所致疾病:布氏菌病幽门螺杆菌g-

所致疾病:与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空肠弯曲菌g–

所致疾病:主要为急性肠炎(食入),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g(二)所致疾病:

1.原发**染:脑膜炎、咽喉炎、关节炎等。

2.继发**染:继流感、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之后的慢支、鼻窦炎等。军团菌属g-

所致疾病:军团菌病(肺炎,流感样病)。百日咳鲍特菌g所致疾病:百日咳。

李斯特菌属(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g+短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流产、新生儿脑膜炎。

气单胞均属(气单胞菌)g-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有耐药性。产肠毒素,所致疾病:引起肠炎、伤口感染等疾病。

24.立克次体以人虱为传播媒介。病人为传染源。密螺旋体属。

人是惟一传染源通过性接触传染和先天性胎盘传染。钩端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传染源:鼠、幼猪。25.菌丝和孢子组成。

1、**癣菌(浅部真菌,图)(1)毛癣菌——侵害**、毛发。

2)表皮癣菌——体癣、股癣、足癣、甲癣的主要病原菌(3)小孢子癣菌——引起头癣、体癣。

1)着色真菌——引起**局限性、顽固性的带黑色的癣,奇痒,有丘疹、结节,新老病灶交替。(2)申克孢子丝菌——结节性、溃疡性病变,或引起肉芽肿。

3)白色念珠菌:菌体特征——g+,圆形厚膜孢子,菌丝与孢子呈葡萄状排列。所致疾病——娇嫩**感染,新生儿鹅口疮,口角炎,**炎;肺炎,霉菌性肠炎,泌尿道炎症;脑(4)新型隐球菌:

单细胞真菌,墨汁负染时为圆形,有荚膜(p226图),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等。

26.以nm作为测量单位,其形态有球形、杆形、砖形、子弹状、蝌蚪状等。

绝大多数人类病毒在100nm左右1、基本结构:衣壳(蛋白质)和核心(dna或rna)。2、其他结构:

有包膜和刺突(或称包膜子粒,有免疫原性)一、复制周期1、吸附2、穿入3、脱壳4、生物合成5、装配与释放。

传播方式:1、水平(粘膜、**等)2、垂直(胎盘、产道)传播途径:1、呼吸道感染2、消化道感染3、泌尿生殖道感染4、**接触或昆虫叮咬感染5、血源、胎盘、产道感染、

28.1、温度:病毒不耐热,一般56 oc 30min或100 oc数秒钟即可灭活。

2、消毒剂:脂溶剂、氧化剂、醛类、酚类、醇类、卤素化合物对病毒有灭活作用。如h2 o2、高锰酸钾、苯酚、甲醛等。

2、皮下组织感染真菌(深部真菌)

膜炎等。3、干燥与酸碱度:干燥和酸碱度③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

30.甲型流感病毒的刺突(ha、na)极易变异,变异后形成新亚型,人类对新亚型完全缺乏免疫力,故常常导致流感世界性的大流行31.32

33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急性或慢**染,大三阳。

--+急**染趋向恢复,小三阳。34。hbeag的出现表示体内hbv大量复制,患者有很强的传染性。

微生物作业

1 李某因食物中毒而腹泻,临床初步症断为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你如何通过微生物检测进行确证?请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答 原理 沙门氏菌属于肠道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有周生鞭毛。沙门氏菌能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乳糖,可产生硫化氢气体。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选择 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染上伊红,因为伊红和美兰结合所...

微生物作业

产品介绍及前景展望 我国扑热息痛原料药产量已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并成为全球最大扑热息痛出口国。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字,我国从2004年以来,扑热息痛原料药出口数量始终保持在4万吨以上,2009年虽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但我国出口扑热息痛仍有近5万吨。以下图表体现了扑热息痛近年来生产情况及前...

微生物作业

1.何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 以上的元素 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 大量元素 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