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技法系列

发布 2021-05-30 01:42:28 阅读 2764

技法八:初中语文教材利用技巧(《中考作文技法》)

一)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句式

句子写得好,句式结构优美,也是作文质量高的表现之一。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好的句式不少,可以见机进行借鉴。如课文《从宜宾到重庆》中使用了一种假设式对比、比喻的句式,给文章增色不少——“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

这种句式点缀在《巴黎的桥》中,也给人以美感。

为了提高中考作文的语言质量,可以学习、借鉴课文中的一些句式。

1.情感丰富的句式如: 啊,我的小桃树啊!

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

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这是“第二人称”抒情句式的一个组合。这类句子由作者直接面对人或物,先“呼告”,接着用“你”进行称呼,尽量抒发亲近之情、爱戴之情、怀念之情、颂扬之情、哀痛之情……

在这样的句子中,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陈述、反问、感叹等句式,可以将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揉和在一起使用,可以运用拟人、比喻、反复、排比、设问等辞格。

2.精炼畅达的句式如:

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细细品味一下上面打浪纹号的内容,,它们之中的“每一个”都表示一个画面,都起着一个句子的作用,好像在叙说一种情景。就拿第一个句子来说吧,它的意思就是:她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她穿着咖啡色的西裤。

这种句式简洁,含蓄,干净,爽朗,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3.辞格连用的句式如: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打浪纹线的句子,是一组连续用喻的句子,句中用了8组比喻来描绘云的姿态,这样的句子全面地、多角度地、多方位地描绘事物,给读者一种淋漓尽致的、美不胜收的感觉。

4.表达生动的句式如: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上面有两个由“看吧”引领的句子,表达生动,我们姑且把它们叫作“‘看’字句”。这种句式妙在一个“看”字,“看吧”充满了感情。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它表现着作者的的喜悦、赞美、惊叹、敬佩……之情;“看吧”充满了友情。作者轻轻的呼告,撩拨着读者的心扉,牵引着读者的视线,让读者带着亲近的感情,去欣赏所面对的事物。

5.突出重点的句式如: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这个句子重点突出了“称呼”,打浪纹号的部分就是其代表。作者在文段中对先生一口气使用了六个称谓。可以说,这是作者抒发感情的的特殊方式,是热爱之意尽情喷发的生动表现。

六个称谓各有角度而又“一气呵成”,真可叫做激情澎湃。

6.结构巧妙的句式如: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是一个美妙的句式,结构十分巧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牵动了作者所要描写的景物。“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

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盎然。

7.组合精密的句式如: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这是一个组合十分精致的长句。从句子的类别看,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个议论句;从修辞方法看,这是一个排比、反复句;从论据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事实论证句;从在段中所起的作用看,这是一个支撑句。

这个长句最为优美之处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各个分句结构的整齐,每个分句的主语中都写了三个人,每个分句中都使用了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一是内容上高度的概括性。四个分句反复咏叹,从不同的角度鲜明地支撑着:

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8.显现力度的句式如:

没有新中国,便没有长江大桥,黄浦江中便没有自造的**;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这是一个“连续假设”的长句,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也是一组排比句,这样的句子,形式美观,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是造福子孙的势力战胜呢,还是贻害后人的势力战胜?是目光远大、福国利民的势力战胜呢,还是鼠目寸光、祸国殃民的势力战胜?这就要看“下回分解”了。

这个句子,从语法看,是选择关系复句;从修辞看,是设问。作者反复设问,是要用这种表达点示出两种势力斗争的尖锐性,是要用这种表达来抒发内心的焦虑之情,是要用这种表达来震撼读者的。

这些无愧于党员称号的老革命家的耿耿丹心,可与日月齐辉。而那些饱食终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所用心,却汲汲于各种不正之风,甚至贪赃枉法,出卖人格,丧尽国格,干出种种令人不齿的勾当的人,在这些襟怀坦荡、鞠躬尽瘁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面前,能不愧死?

这是一个对比句,是一个反问句。作者力图运用对比使光辉的形象更加光辉,使可恶的形象愈加可恶,从而表达出心中强烈的爱憎。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么?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么?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么?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

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深院?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生。

上面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是:1.排比和反问连用,2.

用每一个句子谓语的变化造成句法的变化,3.句子的意思层层深入。因此,这一组句子连贯有力,气势奔放,慷慨激昂,激动人心。

练习] 1.仿照下面的句式,各写一个句子。

文学青年的稿子也许会被退回;走向生活的大学生也许会碰许多的钉子;卖橘子的个体户这一回也许不能大赚;新上任的局长也许不久便会调离;大明星的下一部戏也许会砸锅;中学生第二天应考时也许会失常:谁也保不住在那等待着我们的终点上不会落伍、失败甚至被淘汰。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这一切都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④人们争相传诵这成绩,而在我眼中,不,在心中,却是那随着。

悦耳的枪声彻底破碎的、代表耻辱的“零”。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 ⑧如果说亚历山大三世桥是珠光宝气的盛装王后,则连接城岛和左岸拉丁区的小桥就是朴实无华的小家碧玉。

2.读下面的短文《夏》,看哪些地方学习、借鉴了课文的句式。

夏,有明媚灿烂的阳光,有绿草如茵的大地,有美丽圣洁的荷花,有轻盈可爱的蜻蜒,更有无限的热情与活力。

夏,明媚多彩的夏;夏,活泼迷人的夏;夏,富有诗意的夏……

我爱夏的热情奔放;爱夏的轰轰烈烈;爱夏的力量与魅力;爱夏的天真与烂漫。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我就仿佛感受到夏日明媚灿烂的阳光。

每当看到母亲日夜操劳的背影,我就似乎看到夏日古木献出的一片绿荫。

每当听到耳边响起银铃般的笑声,我就依稀想到夏日的垂柳在风中轻轻摇曳。

夏季像天真烂漫的孩子,欢笑着,奔跑着。

夏季像活力四射的少年,散发出无限的光与热。

夏季像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少女,以嘹亮的歌声迎接多姿多彩的每一天!

选自《作文与考试》2023年5期作者:是雪非)

二)学习课文中精妙的表现方法

课文中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我们要深入其中,找到带规律性的知识,以指导我们平时的作文和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 下面以描写为例进行说明。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场景、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课文用丰富的例证告诉我们如下知识。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地对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描写、刻画。如《夜走灵官峡》中对小成渝的外貌、语言神情的描写,《小麻雀》中对小麻雀眼睛的描写,就是正面的描写;又如《看戏》中对舞台的描写,《海滨仲夏夜》对霞光、星光、灯光、月光的描写,也都是正面描写。

2)侧面描写是一种通过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言谈、别人的衬托或景物的烘托——即通过“他”或“它”来表现被描写的对象的方法。以“通过别人的眼光来表现人和景”为例,在《第二考试中》就出现过几次。如侧面描写景物——“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

……断枝残叶狼籍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又如侧面描写人物——“他端详着表上姑娘的**,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另外,像《这不是一颗流星》用回忆的方式写小浩波和阿婆、《荔枝蜜》用老梁的言谈来赞美小蜜蜂,都是侧面的描写。

中考复习方法 中考作文技法系列讲座

一 命题作文。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 童年回忆 童年琐事 青春剪影 我在花季 心香一瓣 忘不了他 她 难忘时刻 记一次升旗活动 走向未来 自强的我 生活感悟 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 山光水色 家乡变了 世相写生 记一位平凡的人 温馨情怀 母亲的爱 友谊之花 同学,你不能这样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

中考英语语法系列复习

2018中考语法系列。一。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 the present tense 一。一般现在时有三种形式。1.谓语是be am is are 的一般现在时。肯定形式 主语 be 表语 形容词 名词充当表语 i am hungry.you are beautiful.he is a doctor...

中考语法系列定语从句,英语115 必备

whom用于指人,who 用作主语,whom用作宾语。在口语中,有时可用who代替whom。who和whom作宾语时也可省略。例如 the girl who often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 is from england.经常在英语方面帮助我的那个女孩是英国人。作主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