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发布 2021-05-31 01:40:28 阅读 4397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一。

首先复习提问“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引入,然后引出**原子内部结构的话题。由学生自学课本并讲解“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的核”。

让学生想象原子结构像什么?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说像地球,有的说像苹果,有的说像太阳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效果较好!交给学生讲解是成功的,而且以后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做主人,效果会更好。

数据分析环节学生不是很活跃,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两个等式的结论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讨论和交流的并不热烈。这也是本节课一个难以突破的地方,因为问题挑战性不强,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课后,有老师提出本节课悬念不足,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结论引导着学生,使他们不能展开想象和打开思维;也有老师提出学生活动还不够。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类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由于原子的构成是抽象和微观的,所以不能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生动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很多。

不过我利用一些**和动画来模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总的来说值得继续**的地方还很多,有收获更有遗憾。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二。

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应正确发挥模型的作用,因为: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模块,利用科学史的。素材,是建立模型认识的很好的方式。

2、可以进一步挖掘科学史中的科学方法的价值3、可以让学生参与模型建构的活动。

因此,讲原子结构模型的发现史,可以把重要的假说模型思想与原子结构知识综合起来,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讲解上将知识技能,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目标共同体现。在这部分知识上既有讲解也应有质疑,比如用多电子原子的光谱来质疑玻尔模型可不可以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让学生自己思考玻尔模型是否正确。

这样的过程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研究的历程,让学生体会我们所有的这些知识实际上是有实验的依据,不是科学家自己随便的创造出来的,由这样的依据构建出假说,在由假说构建适合的模型,但是当实验条件变化,模型就会被质疑,人们就会构建新的模型。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假说模型是科学发展过程必然的过程,如果今后他们做科研也必须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学。

原子结构模型教学反思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的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的第1小结内容 后面还有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带电的原子 离子 2.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原子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 原子核 和 离子 ...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反思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教学反思。作者 朱郁华。江西教育 教学版 2009年第11期。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是初中 科学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尔顿的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的 西瓜模型 卢瑟福的 核式结构模型 波尔的 分层模型 现代的 电子云模型 以及卢瑟福 粒子散...

原子结构训练

高一化学训练学案编号 15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n 14 cu 64 cl 35.5 na 23 s 32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微量硒元素 se 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