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发布 2021-06-01 21:37:28 阅读 5500

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作者:胡月义。

**:《文学教育下半月》2023年第07期。

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整理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之”可译为“的”。例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例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宾语+之+动词。“之”前置宾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

5、动词+之(于)+补语。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例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壮语+之+中心语。“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泰国学生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结构助词 的 的偏误分析。作者 张慧慧。现代交际 2018年第13期。摘要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短语,表示语法意义。从数量上看,实词多于虚词 从使用频率看,虚词高于实词。结构助词 的 属于虚词,使用频率高,能表达重要的语法意义,又因为其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泰国学生...

it强调句型的基本用法

作者 王燕。高中生 高考指导 2012年第01期。英语中的强调句型是高考的常考点,也是易错点,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去把握。现就这个问题,通过讲解实例以及配套练习,对强调句型进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及运用。it强调句型的基本结构为 it is was 被强调部分 that who 句子的其他部分...

基本英语单词的用法

一 手套 带沿的帽子,不带沿的帽子,风 围巾,吹,放 东西 放 风筝 风筝,礼物,铃铛,停止,等,天空,冷,热,凉爽,星星,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衬衫,连衣裙 2个 鞋子,袜子,裤带,领带,需要。太阳,月亮,旧的 老的 多雨的,多云的,多沙的,多风的。二 对比记忆。看。看见。寻找。找到。听。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