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发布 2021-11-11 17:10:28 阅读 3768

作者:逍遥客文章**:本站原创点击数:1976更新时间:2008-5-29

一、班会时间:2023年5月26日星期。

一二、班会地点:07数一教室(教学楼202室)

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班主任或学生干部(班长或团支书)五、班会主题:法律与我们同行。

六、目标: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结合上个大周的“法制教育”大会,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律的习惯。七、标题:

踏好青春每一步。

八、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1)、发生在身边的法律之案例一:

2023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

“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附: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防火、**、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

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发生在身边的法律之案例二: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

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

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发生在身边的法律之案例三: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2023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

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发生在身边的法律之案例四: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

林某得。

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3、远离犯罪,关键是要从预防开始,预防犯罪同样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46)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4、总结: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1).

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2).学一点法律知识3).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4).

不结交不良的朋友5).不看黄色书籍。

九、形式:印发法制学习手册,**影视片段,采用讨论、交流方式。十、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3、看投影或影视片段,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画面一:包间内,乌烟瘴气,一群中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画面二: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画面三: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画面四: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画面五: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4、班主任老师总结。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愿同学们从我做起,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案例 三 破坏公物。二00二年七月的一天晚上,某中学九年级的王军,崔凯,赵伟乘门卫不注意,悄悄溜进学校,直奔四楼九年级 3 班教室。王军对着教室门先踹了几脚,然后崔凯和赵伟接着踹,将教室门板踢下一块,三人乘此钻进教室,又开始毁坏其他东西,后扬长而去。问 高一 3 班王军,崔凯和赵伟三人行为造成后果,...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一 时间 2013年11月26日下午第三节地点 七年级二班教室。二 活动目标。1.通过 有关是否该遵守交通法规的幽默的法制短片,引发同学思考 是否可以因为某些原因而不遵守法律规范?2.通过自由辩论的形式,让正反两种观点进行交锋,使同学们在讨论中看清问题的本质,了解到不仅要知法,更要信法,进而守法。3...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甲 尊敬的老师。乙 亲爱的同学们。合 大家下午好!甲 六月的大地,和煦的微风吹拂着。乙 六月的孩子,明媚的阳光普照着。甲 六月的校园,开遍了法制与安全之花。乙 三年四班 法制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甲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 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乙 我们爱学习 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