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查安全稳定事故隐患 月报安全稳定研判材料的通知

发布 2021-12-02 12:14:28 阅读 2625

研判材料的通知。

合教安〔2010〕181号。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学校、高校附中:

为及时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形势,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落实**综治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市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合综治委〔2010〕30号),根据市维稳办《关于月报社会稳定研判材料的通知》精神,市教育局决定,从2023年9月起,实行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市属学校、市管民办学校、高校附中月查安全稳定隐患、月报安全稳定研判材料(简称“月查月报”)制度。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逐月排查安全稳定隐患。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每月要对本地区、本学校的安全稳定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各县区(开发区)教育系统的排查工作以“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为原则实施,各市属学校、市管民办学校、高校附中的排查工作由学校负责。排查范围:

一是安全隐患,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安全隐患、设备器材安全隐患、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等;二是稳定隐患,包括信访老户、重点高危人员(长期违法缠访闹访人员、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情绪和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扬言报复人员)、重大不稳定因素等。坚持定期排查的同时,要加强动态排查,善于留意和发现苗头性隐患信息。

二、及时采取治理化解措施。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要牢固树立治理、化解安全稳定隐患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对排查出或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努力采取措施,积极落实资金,明确治理进度,登记造册,挂账治理。对暂未治理的重大隐患,要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对排查出或发现的稳定隐患,要做好摸清情况、梳理分类、落实措施、解决问题各项工作,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调解、教育、疏导等多种方法进行调处和化解,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所属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密切关注,加强信息工作。

三、按时报送分析研判材料。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要在每月底前对本地区、本学校当月排查出的安全稳定隐患、发生过的安全稳定事故(事件)以及治理、化解、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认真研判,形成研判材料。可采取综合分析与个案解剖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文字研判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上述排查范围逐项分析研判,形成研判材料。注意事项:

(一)逐项写明隐患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应对措施、存在问题等,做到字通句顺,表述清楚,信息准确。(二)材料标题为“××单位)××年×月安全稳定研判材料”,文末要注明联系人和联系**。(三)保持研判材料的连续性,每月撰写研判材料时,要对上月上报的隐患治理化解情况进行回顾,隐患没有消除的,要继续反映。

(四)研判材料经单位领导审阅签字后报送市教育局法规处(也可发传真并提供电子版),报送时间为每月25日至月底。市教育局相关部门也要按月汇总本部门发现或掌握的安全稳定隐患情况,形成研判材料,加盖部门公章,送交局法规处。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月查月报”工作,明确领导责任,落实工作分工,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和治理、化解工作,按时完成分析研判和材料撰写、报送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好。“月查月报”作为我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一项制度,将长期坚持。本通知下发后,市教育局《关于填报安全稳定隐患排查月报表和整治包案表的通知》(合教安〔2010〕6号)停止执行。

联系人:李邦灯。

联系**:3505192

电子信箱:fgaqc1311@

合肥市教育局。

二○一○年九月二日。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汇报

附件八 安全管理 检查人员 孙东元王有华王体顺南世东王爱文刘跃坤检查日期 6月08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表 二 文明施工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年月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表 三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年月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表 四 施工机具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年月日。安全生产事故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汇报

安全管理 检查人员 孙东元王有华王体顺南世东王爱文刘跃坤检查日期 6月08日。序号。排查内容。排查要求。排查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1 项目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情况,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汇报附件八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表 一 安全管理 检查人员 孙东元王有华王体顺南世东王爱文刘跃坤检查日期...

安全检查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一 要定期排查安全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应立即排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采取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确保不出问题,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二 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全面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每月5日前,将本月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上月隐患整改情况上报公司。三 掌握本单位安全事故隐患的分布 发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