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4月浙江教师考试

发布 2022-01-17 03:19:28 阅读 6552

04年4月浙江教师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2.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3.孩子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分离焦虑一般是在( )a. 6~12月。

b. 4~6月。

c. 接近1岁。

d. 13月以后。

4.相比较而言,情绪性故事较容易打动( )a.大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小班幼儿。

d.所有4~6岁幼儿。

5.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d.练声。

6.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7.婴儿能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一般是在( )a. 3个月后。

b. 5个月后。

c. 6个月后。

d. 8个月后。

8.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a.动词。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9.儿童能辨别“上、下”一般是在(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10.“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 )a.感觉。b.知觉。

c.语言。d.记忆。

11.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12.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 )

a.形象性和生动性。

b.形象性和新颖性。

c.随意性和情景性。

d.创造性和情绪性。

13.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 )

a.感知觉发生了质的飞跃。

b.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c.高级认知已经成熟。

d.心理发展已经初步成熟。

14.“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5.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和表象。

b.表象和动作。

c.表象和概念。

d.感知和动作。

16.幼儿要真正掌握数概念,必须先掌握( )a.按数取物。

b.数的实际意义。

c.数的组成。

d.给物说数。

17.儿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是在( )

a. 2~3岁。

b. 5~6岁。

c. 3~6岁。

d. 6~7岁。

18.幼儿理解词义不确切表现的两个特点是( )a.刻板性与情绪性。

b.情境性与随意性。

c.表面性与简单性。

d.笼统性与具体性。

19.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20.下列有关内部言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功能上讲,出声的自言自语不属于内部言语。

b.游戏言语是内部言语的一种表现。

c.问题言语是内部言语的一种表现。

d.从形式上讲,内部言语是不发出声音。

21.下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情绪的是( )a.想象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转移法。

22.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

a.自尊感和理智感。

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

23.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24.孩子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这里反映的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是( )

a.知道自己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无法判断,因为这是每一阶段都可能出现的问题。

25.不是导致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是( )a.缺少同伴交往。

b.传统观念。

c.特殊经历。

d.家长~子女关系。

26.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 )

a. 5~5岁半。

b. 2~4岁。

c. 3~4岁。

d. 3岁半。

27.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

28.在**课上,为了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最恰当的做法是( )a.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吸引儿童的注意。

b.利用多种形象的教具。

c.让儿童做游戏。

d.更多地让儿童欣赏优美的**。

29.**弱视的最佳期是( )

a. 12~23岁。

b. 10岁左右。

c. 3~5岁。

d. 6个月内。

30.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难辨别的是( )a.圆形。b.半圆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

04年10月浙江教师考

04年10月浙江教师考试 心理学 幼儿园 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5分 1.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a.视觉敏度b.颜色视觉c.精细...

04年4月市政学试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采用多元指标系统评价每一城市的管理绩效,这实际上体现了市政的 a.政治性b.历史性。c.综合性d.动态性。2.以 相对于乡村的永久性大型聚落 来界定城市的学科是 a.城市地理学b.城市经济学。c.城市政治学d.城市管理学。3.在新开发地区城市体系的形成过程中,...

信电学院04年4月

工程数学 试卷。信电学院 2004年4月考试时间100分钟。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 选择题 每题4分,共16分 1 关于函数在复平面内的解析性和可导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处处不解析处处不可导在处解析以上说法都不 2 点是函数的 本性奇点可去奇点一级极点一级零点 3 在复数域内,下列数中为实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