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2-04 16:16:28 阅读 1184

滨海一中小学部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促进教师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提高与发展,使学校教学改革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培养一支教学观念新、业务素质强、个体有专长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引导教师不断地提升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潜心教学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同时,促进自我反思,自我新生,自我成长,实现教师的价值,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调控教师的观念与行为,确保教师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评价内容要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有序的目标体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全面体现课改的新精神和新理念。

2、主体性。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评价又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理应成为评价的主体。重在自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辅以互评,教师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科学性。评价态度应客观公正,不人云亦云,应注重现实,看其进步与发展;评价方式应科学有效,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注重基础性评价,更要注重发展性评价,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4、开放性。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应成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评价,评价指标不搞一刀切,重在评价教师会不会教,怎么教,有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是否比过去进步了,发展了等;评价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有教师评、领导评,又有家长评、学生评。以促使教师在这开放性的评价中不断地锻造自我,超越自我,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

三、评价内容。

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精神,从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高标准,严要求,来确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构建与机关报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教师教学工作目标体系。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确定。

学识。1、观念更新。

积极参加课改通识培训、学科课标培训及其业务学习活动,认真精读课改专家与著名教育家的文章,每学期至少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剪贴1.5万字的与课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方法、新经验、新信息,网上**有效信息2万字以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教师自费订阅教育刊物1份以上(骨干系列教师2份以上),注重加强学习和吸收,不断地接受课改“充电”和“**”,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与教材观,开放的教学观,自主的学习观,全面的质量观,多元的评价观和发展的人才观,增强教科研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与合作竞争意识。

2、教学研究。

人人参加学校开展的“学、讲、评、写”新的教学研究活动。①围绕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堂的授课方法,学习身边或外地名师的授课艺术,青年教师要虚心拜师学艺,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躬身实践带徒指导,形成帮学结对、互教互学的浓厚氛围;②每学期青年教师至少讲3节汇报课或提高课,骨干教师至少讲2节观摩课或示范课,各教研组教师至少轮流主讲1—2节研究课或诊断课;③围绕新课标、新(旧)教材、新课堂,人人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创设问题,筛选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评议,由此产发新观点、新方法,实现教学突破。同时,积极参加说课、听课与评课活动,在说、听、评中促提高,促发展;④教师要学会反思和总结,写体会、写收获,每学期至少撰写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案例2个,教学**2篇等,以凸显教学个性化。

3、科研水平。

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参与课改实验或各类课题研究,写好教学实验(或研究)计划,做好研究记录,统计好研究中的对比数据,整理好研究中的各类相关材料,撰写好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教学课案、个案、**及总结(或报告)等。积极参加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教科研**征评活动,选用率和获奖率高。踊跃向各级教育报刊投稿,努力加强教科研成果的推广与交流,并注重实效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注重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教学的改革创新等。

教学。1、计划。

教学计划要紧扣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生成性,计划安排合理、科学、恰当,不流于形式,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主管处室。

2、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家长反馈的信息,每月一次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反思,提出下段教学的改进意见,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学期结束,根据平日教学的得与失,总结与反思情况,写出具有实践性、经验性、方法突出、收效明显的总结材料,交主管处室评估。

3、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熟读教材,了解、研究学生;能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教法与学法设计新颖多样,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对课堂中教学情景、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做好安排,便于灵活驾驭课堂和学生,提高课堂的应变力;既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又要突出个性化教案,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

4、课堂教学。

在课改的新理念和“有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能“放下手中的教鞭,拿起剪刀和彩笔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将“计划性课堂”变为“计划性与生成性互补的课堂”,用活教材,学活教材,激活课堂,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并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活动,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合作**,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从而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得到落实与实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内容见《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5、作业布置与批改。

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作业题目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课内作业一般分必作和选作两类题型,体现作业的灵活性和自主选择性;课外学科拓宽延伸的作业,要体现实践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知识给自己设计特色作业,凸显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与特长,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各类作业都要全批,不让学生代批作业。在作业本上要写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批语,批语书写要规范、认真,并根据作业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计划。

6、辅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实际和个性特长,实行分类辅导和管理,使优等生得到优培,中等生得到发展,学困生得到转化,但不得以辅导为名,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和课业负担,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业绩。1、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做到课前预习,听课认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作业;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公学会,而且会学;学生能喜欢所教学科,积极主动参与,敢于质疑问难,善于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努力攻克学习困难。

2、学业成绩。

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牢固。各单元达标测试、期中与期末考试合格率均为100%,班平均成绩在良好以上,优生优培、中等生发展、学困生提高均有明显成效。

3、能力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张扬,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辅导学生参加人较多,获奖率高,成绩好,学生成果展示或推广率高。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我,教师的自身业务专长和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4、教学成果积累。

要注重教学成果积累,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反思,将个人成长过程留下深刻的足迹。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记录、优秀课案、个案、学习体会与见解、发表或获奖的**及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件,以及学生的各种知识与能力测试、竞赛成绩的分析等,都要分类整理存入教师成长记录袋,学校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和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估。

四、组织实施。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各主管处室组织教师进行具体实施,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目标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组织领导。为把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深入细致地落到实处,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搞出成效,使评价工作得到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学校将实行**评价管理,一是由学校组成的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评价管理与实施的领导、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工作。二是由学校分工包级部(或学科)的中层干部、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评价实施小组,负责指导本学科或本级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施。三是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组成的评价小组,参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王秀华。

成员:孙俊娥张晓兰苏兴振张晓兰袁延飞袁永强。

对评价内容确定的3项a级指标、13项b级指标,通过平日考查、过程考查、终结性考查,以及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听课评课、问卷调查、成绩对比等方式和手段进行详实的全面考核。

1、平日考查,平日教学中,评价小组采取抽查和检查的办法,对教师的教研科研、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等各方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平日取得的成效进行考查。教师自己本身要注意搜集有关的重点教学资料,记录平日教学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以促进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

2、过程评价。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安排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教师的教研科研、出课、听课、评课、教学特色案例(或**)的撰写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一是注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总结与反思,扬长避短,促进提高,不断创新。

二是评价小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进步与提高和教学成果展示情况进行具体的描述与评价,并按各项指标的赋分值,对应地进行量化记分,确定出合理的等级。

3、终结性考查。每学期末重点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各项指标完成的如何,创造程度怎么样,个性化教学凸显出来没有,自身素质和业务专长发展得怎样,教学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等,分别进行量化记分,得出相应的等级,激励教师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学识。1 观念更新。积极参加课改通识培训 学科课标培训及其业务学习活动,认真精读课改专家与著名教育家的文章,每学期至少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剪贴1.5万字的与课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方法 新经验 新信息,网上 有效信息2万字以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教师自费订阅教育刊物1份以上 骨干...

教师评价实施方案

我校实施教师评价,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使评价工作发挥更好的作用,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式,使评价工作收到实效,现制定我校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如下 一 评价内容。教师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总分100 1 职业道德...

新教师培训评价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新教师培训评价研究 实施方案。汪仁平。重庆市忠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新教师培训评价研究 实施方案。课题组xxxx年xx月。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外教育机构及教育学者对新教师培训相关问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