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校精细化管理

发布 2022-02-15 17:27:28 阅读 3468

作者:石春业。

**:《甘肃教育》2023年第04期。

关键词】 学校管理;精细化;前提;保证;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4—0027—01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佳。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优质学校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把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统一起来,让这种管理方式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要让积极向上的这种意识、这种文化成为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动。精细化管理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人尤其是个体的充分尊重。

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前提。所以,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要从尊重每位教师做起,创设全员参与的环境,搭建平台,让他们以管理者、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通过自身参与,让全体教职工清楚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工作推进、自身成长的管理方式,践行关注细节、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积极投身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中去。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在学校管理中辩证地处理好“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制度管理” 与“人文管理” 是学校管理呈现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制度管理是基础,人文管理是根本。

制度管理重在约束人的行为,人文管理重在为人的发展创设环境,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把制度管理的“刚”与人文管理的“柔”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才是最优化的管理。

刍议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

作者 乃比江 阿布拉。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20期。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 3089 2015 20 0 01 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高等学校要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转变,对于传统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标的教育...

刍议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

教育管理菲栏教责掰竞。乃比江阿布拉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基本要求,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规范。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依法治教的基础,不断完善和执行教学基本文件应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制定科学 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上级教育部门相关法规的严格执行,...

学校精细化管理

一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一 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二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所谓 精细 就是精密细致之意。精细化不是什么新东西,精益求精的追求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 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