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学各章复习要点

发布 2022-02-25 18:14:28 阅读 6770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名词:管理、权变管理理论。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权变管理理论。

其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

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

二、知识点:

1、管理的本质

2、管理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创新贯穿于各个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管理者的角色(分类)与技能,决策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如果信息不用于决策,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技术技能: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4、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劳动分工观点——原因。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斯密的另一个贡献是他的经济人观点。他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5、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

6、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代表人物。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理论要点及其贡献。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组织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

工作定额。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7、法约尔及其理论要点。

法约尔的贡献:

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管理的14条原则。

8、韦伯及其理论要点。

韦伯的贡献。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成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

9、梅奥领导霍桑试验总结出的主要结论(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

行为管理理论。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行为科学。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麦克雷戈的xy理论

麦克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概述。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兼容。

知识点:四种道德观。

功利观。观点:

1、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

评价: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权利观。观点: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等)的前提下做出。

评价:1、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 2、容易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

公平观。观点:

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评价:1、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2、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综合观。观点:

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

综合了两种“契约”:

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

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

评价:这种商业道德观与其他三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一、名词:决策。

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二、知识点。

1、决策理论(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古典决策理论。

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主张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

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行为决策理论。

1、 “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西蒙)

2、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2、决策的过程(决策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选择题。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者必须知道**需要行动。

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明确目标。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拟定方案。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筛选方案。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仔细考虑各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

执行方案。调动各种相关资源,以保证方案的顺利执行。

有效处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评估效果。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

决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3、决策方法 p94

根据决策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

定性决策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 p98

1、确定型决策方法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3、风险型决策方法。

根据决策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分为:

采用一般计算工具的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工具的方法。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一、名词:计划。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what ——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y ——为什么做?原因。

who ——谁去做?人员。

where ——何地做?地点。

when ——何时做?时间。

how ——怎样做?方式、手段。

二、知识点。

1、计划的内容。

2、计划的性质(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计划工作在本书结构体系中的作用:

一方面,计划工作是决策的逻辑延续,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实施保证。

另一方面,计划工作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内不同部门、不同成员行动的依据。

计划的性质。

1、 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3、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4、计划工作具有普遍和特殊性质。

3、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方针。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阶段应该从事何种活动和应达到的要求。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战备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战术性计划: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

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程序计划。非程序计划。

纽曼:常规计划与专用计划。

常规计划-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专用计划-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

4、计划的形式(p117-119)

计划的层次体系: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1)使命:它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出的地位是此组织区别彼组织的标志。

2)目标:组织的使命往往太抽象,它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

3)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

4)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

5)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

6)规则:详细阐明了必需行动或非必需的行动。

7)方案(或规划):一个综合性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采取步骤等。

8)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通常是为规划服务的。

5、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管理学管理学各章复习重点概述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原理和一般规律,主要围绕管理职能为主线来陈述管理的基本内容 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全部章节可分为五大部分 管理概述包括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与社会 管理计划职能包括第四章决策 第五章计划职能 第六章战略管理 管理组织职能包括第七章组织与组织设计 第...

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学 复习提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定义。2 管理的基本特征。3 组织内部的五要素。4 管理的任务。5 管理职能 国内外的划分方法 6 组织中管理人员的三个层次。7 管理者的角色。8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9 管理的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实践...

管理学复习要点

一 单项选择题 1.估量机会 建立目标 制订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 形成行动方案是属于管理的。a 职能。a.计划 b.组织c.领导d.控制。2.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开始于 a a.霍桑实验b.泰勒的科学管理。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