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 2022-03-15 05:52:28 阅读 5183

作者:冉茂垠。

**:《当代旅游(下旬)》2023年第01期。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根据学院自身实际情况,从教学目的、手段、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茶叶市场营销学是茶学专业的必修课,对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茶叶行业需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关键词:茶叶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营销已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但市场营销教育在我国毕竟发展时间不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严重脱节,学了市场营销课程的学生则普遍感到在学校无法真正学到有用的营销知识和技能。近年来茶叶行业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茶叶企业对既懂专业又擅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为顺应市场需要,全国各大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都陆续开设《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必修课,《茶叶市场营销学》立足于茶叶行业,把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运用于茶产业发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性质上看,《茶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茶学专业学科面相对较窄,同时受我国茶产业发展起步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滞后、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能满足现代茶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

本文针对目前《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对于培养茶叶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实践脱节。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选用的教材有很大关联性。现今众多茶学兄弟院校的教学用书比较单一,教材内容理论色彩较浓、茶叶行业经典案例分析少,且因教材版本较旧(最新版本2023年版),与目前市场实际现状有很大脱节。没有一本相对经典和统一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启发力以及对课程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茶叶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参考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架构,涉及市场营销的全模块,如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常用策略等,教学内容稍显固化,然而茶叶企业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茶叶”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客户体验营销、新**营销、互联网营销、茶叶金融、茶叶拍卖交易所等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企业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是茶学、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高,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尽管已经采用多**授课,但教学方法固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只注重教,学生被动学,互动少、实践少,学生感受与教学效果无法顾及,无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师授课方法、水平有待提升,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理论+案例”模式,虽然有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但这不足于在短期内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主观学习意愿;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引导,采用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只是疲于形式,积极响应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依旧很冷淡;四是最前沿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技巧在茶叶行业的应用难以植入课堂,这是因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等都相对固定;五是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内实践经验,这样造成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茶叶企业营销专家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难以聘任,这些问题不改善,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一)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引领实践应用。

目前讲授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对于实际教学,却不仅需要扎实的理**底,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从改善师资队伍现状的层面,可以在两方面做出尝试:一是专业教师“造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茶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寻找和接受行业基层等单位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如校企联合培训班、短期进修班、标杆企业考察参观等;支持并提供机会、平台为青年教师独自或合作进行茶叶产业创业活动。二是建立实践学习“微”课堂,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优秀茶叶行业企业家、营销高管等开“堂”讲学,并聘请优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或实践指导会等。

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引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一方面,建立学习“文化圈平台”,定期为学生提供茶叶市场营销学的杂志、书刊、专业**等优质资源,便于学生量阅读茶叶企业的具体操作案例和企业营销中常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开设互动的平台接口,给予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学习的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知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模式引入,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收集素材,并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如在讲授茶叶市场营销学的营销策略中,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做整理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分析把关,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变化对茶叶企业营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并基于swot分析如何有效采取营销方案;第三,对于疑问和不同观点,可组织学生采取头脑风暴法,引导其积极表达个人意见,激发其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师做总结性点评。

总之,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性教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为了更好地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整合以及教学评价指标调整等方面做出改革,以提高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应该改善目前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本文分析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及其理论基础,最后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整合,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研究性教学的对策措施。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研究性教学教学...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市场营销学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 李红梅罗生芳。新课程 教师 2011年第04期。摘要 市场营销学 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 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今后进入市场 适应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改革思路。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 课程改革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市场营销学 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作者 黄黎燕。商情 2010年第24期。市场营销学 是高职院校经贸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教学和考核体系,是 市场营销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市场营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