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

发布 2022-04-26 07:12:28 阅读 8583

103f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1、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2、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

3、西周以后,在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4、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2023年填空题)

5、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6、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由六门课程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

7、科举制度于隋唐开始盛行,废除于2023年。(2023年填空题,2023年、2023年选择题)

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023年填空题)

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性、象征性、刻板性。

10、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1、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2、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13、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14、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

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在《理想国》一书。(2023年填空题)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在大量反映。

17、卢梭使教育自然性思想哲学化,其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2023年选择题)

18、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2023年填空题)

19、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其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

20、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21、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2000填空题)

22、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23.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24.(《学记》)系统的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5.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后,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26.二战后,各国普遍不再采用双轨制,(综合中学)的比例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27.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国学与乡学之分。

28.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或行会主持;19世纪以后,逐渐建立(公共教育)系统。

29.(终身教育)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与**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

二、选择题。

1、我国学校教育的形成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夏。

2、我国的官学体系出现在西周。

3、设置文士学校的是古代埃及。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发生于近代。

5、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

6、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2023年选择题)

7、提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康德。(2023年选择题)

8、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

9、提出如下理论的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

10、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发生于近代。

11、强调教育中注意人的发展的思想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

12、“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

13、近代最早的一部教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14.要求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这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工程,并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的法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5.提出“到2023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等基本目标的法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4、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青年脱盲。

5、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103f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6、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7.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四、判断题。

1、近代学校教育依然能适应当代社会。

答:错。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使得近代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具体地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3)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4)要求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2.学校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答:错。学校教育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出现后,学校才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

3、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2023年判断题)

答:错。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

二战前双轨制教育制度使两种教育相互隔离,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终身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教育)。(2023年判断题,原题为:终身教育主要是**教育;2023年判断题,原题为:终身教育即**教育或职业教育)

答:错。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教育)是片面的。

5、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2023年判断题,原题为: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答:错。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6、教育的多元化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答:错。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我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对。这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名言。愤即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

答:对。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2023年填空题,2023年、2023年选择题)

9.大学是以“学术性”为单一标准。

答:错。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五、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

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二战以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界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处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衽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徇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樗之一。现在世界上有近1/3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3)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2023年判断题)

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双轨制教育制度使两种教育相互隔离,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2023年论述题,原题为: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

103f

2023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 a.基础学科。b.新兴学科。c.综合学科。d.边缘学科。2.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理想国 3.主张按儿童的需要 兴趣 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a.学科中心论。b.儿童中心论。c.社会中心...

2023年在职教育硕士联考真题

a 大学 b 学记 c 中庸 d 论语 8 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人口 c 文化 d 生产力9 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强调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这属于 a 实质教育论 b 形式教育论 c 活动中心论 d 儿童中心论 10 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

2023年在职教育硕士联考真题

2012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教育学 心理学综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200分。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3.本试卷为a型试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a型答题卡上,做在其它类型答题卡或试卷上的无效。答题前,请核对答题卡是否a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