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 十一

发布 2022-06-26 06:15:28 阅读 6386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25分钟 50分)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2014·益阳学业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

a. 森林覆盖率少。

b. 外来物种引入。

c. 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 土地沙漠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草原过度放牧使其面临荒漠化,过度伐木及毁林开荒使森林面积减少,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外来物种引入不是主要问题。

2. (2014·连云港学业考)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3年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

b. 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 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 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

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来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3. 关于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生活所需的很多资源都离不开土地。

b. 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使土地承受很大的压力。

c. 我国地域广阔,土地可以无限制利用。

d. 建立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促进人类与土地的协调发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农作物的种植、木材的生产、家畜与家禽的饲养、城市与乡村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但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已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定。人类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要积极对土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与土地的协调发展。

4. 2023年1月4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检测成果。下列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中,不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是( )

a. 将森林开垦成良田。

b. 建造防护林。

c. 在林地中建大型别墅区。

d. 过度放牧。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荒漠化加剧。

选项a、c、d都属于不科学地利用土地,b项建造防护林,有利于保持水土,不会导致荒漠化。

5. 森林遭到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 )

a. 水土流失b. 气候改变。

c. 生物多样性受损d. 以上都可能发生。

解析】选d。本题考查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森林遭到砍伐后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绝灭,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频繁发生水灾和旱灾等。

6.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酸雨 ②潮汐 ③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⑤围湖造田。

ab. ①cd. ①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环境污染的理解。

酸雨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它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特别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炭。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升降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氟废气的大量排出造成的。

围湖造田能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虽然危害很大,但不属于环境污染。

变式训练】“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

”这是网友面对焚烧秸秆发出的无奈之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

a. 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

b. 产生烟尘,影响人体健康。

c. 破坏土壤结构,烧死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

d. 没有合理**,浪费了资源。

解析】选d。本题考查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危害。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

烟尘和有害气体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d选项虽然表达正确,但不属于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7. (2013·孝感模拟)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雨量少,常年干旱。

c. 北方温度较低,植被生长缓慢。

d. 北方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少。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沙漠化原因的理解。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人为开垦草原制造农田等破坏性活动,是导致草原退化和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8. (2014·滨州模拟)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 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

c.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 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排放污水、外来物种入侵、偷猎等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9.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倡导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下列行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离开房间及时关灯b. 拒绝使用塑料方便袋。

c. 倡导骑电动车上学d.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解析】选c。电动车的电池废弃物(尤其是铅酸电池)会对环境(如土壤、空气、水质等)造成危害。

知识拓展】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

1)3月21日,世界林业节。

2)3月22日,世界水日。

3)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7)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8)6月5日,世界环境日。

9)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0)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11)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2)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 (2013·广东学业考)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 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 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

c. 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 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解析】选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生活中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江河湖海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会使植被类型变得相对单一,生态系统更容易被破坏。

变式训练】(2012·连云港学业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破坏森林资源和植被,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十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十一 中国的自然环境。一 单项选择题。1.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太行山脉 武夷山脉 昆仑山脉 祁...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一。功和机械能。一 选择题。1.2017 潍坊一模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对书做了功。b.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一。滑轮及其应用。30分钟 4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15 杭州江南实验质检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 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