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

发布 2022-07-02 16:36:28 阅读 2360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2023年2月13**道,湖南、湖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相继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破坏严重。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4~5题。

4.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5.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回答6~7题。

6.图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7.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

人为原因是( )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右图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9.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场被誉为与工业革命有同样意义的新型产业革命。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风力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读我国新疆地区略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10~12题。

10.新疆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 ②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③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 ④太阳能丰富,集能容易,发电量大 ⑤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bcd.③④

11.新疆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和主要优势气候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a.水果—昼夜温差小 b.甜菜—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c.小麦—气候干旱,冰雪融水多 d.棉花—多晴日,光照强。

1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示地区甲处山地垂直自然带植被分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b.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c.a→b→c→d→e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d.d→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14.下列地区中,有d自然带分布的是( )

a.中南半岛 b.东南丘陵 c.山东半岛 d.西伯利亚。

15.下列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与自然带f相符的是( )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和4分)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4分)

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强,导致土壤没有了树木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灭绝等严重问题。(6分)

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___系统。一种资源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周围其他的___要素。(4分)

5)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___的考虑和对策。(2分)

17.读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由长到短是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制约乙所在自然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3)乙地雪线分布高度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丙山最可能是(2分)(

a.南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 d.秦岭。

5)近年来,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6分)

1.解析: “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子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

答案: a2.解析: “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受到了影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b3.解析: 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 d4.答案: c

5.答案: a

6.解析: 图4时期与图1时期相比,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则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要减弱,必然导致丰水期河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加大。

答案: a7.解析:

该河流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河床升高而汛期水位较高,增大了洪涝的威胁;同时图中显示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化地区由于地面硬化,而雨水下渗困难,地表径流加大,使洪峰出现的时间较早、水位较高,易引起洪涝灾害。华北平原地区湖泊较少,也很少围湖造田;不是草原地区,当然也就不会因为过度放牧导致调节径流功能下降。

答案: d8.9.

解析: 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乙、丙两处植被是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 解析: 第10题,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该地又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再加上低碳经济的到来,大量利用太阳能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市场前景也较好;太阳能集热不容易,发电量小。

第11题,新疆最著名的经济作物是棉花,此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再加上灌溉水源丰富、沙性土壤等条件都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第12题,新疆位于我国降水较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甲处的山地南麓垂直自然带基带的植被应为荒漠;北坡因降水稍多,有针叶林分布,而南坡降水较少,难觅森林踪迹。

答案: 13.答案: b

14.答案: c

15.答案: a

16答案: (1)暴雨冲刷烈日暴晒。

2)枯枝落叶更新。

3)侵蚀枯枝落叶物种。

4)整体环境。

5)综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地区生物、气候、水、土壤等资源和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性,做题时要注意联系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解答。

17.解析: 第(1)题,甲地西坡山麓植被枯黄说明其所在地区为冬季,即北半球的夏季,则纬度位置越靠北,白昼越长,根据自然带基带可判断出乙丙丁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为:

丁、乙、丙;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第(2)题,乙所在自然区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第(3)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

第(4)题,根据丙山基带,可知其北坡为温带,南坡为**带,故该山最可能为秦岭。第(5)题,雪线上升说明气温升高,治理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其吸收量。

答案: (1)丁>乙>丙>甲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2)c3)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背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且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北坡雪线低于南坡。

4)d5)全球变暖。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合作。

地理必修一

1.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 稳定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大气和温度 液水。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 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3.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 黑子 标志 色球 耀斑 最激烈 日冕 太阳风 4.太阳活动的影响 影响气候 影响短波通讯 ...

地理必修一

杨四中高三期中考试地理。姓名班级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 3题 1 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 450w,1350w b 1350e,450w c 600e,1200w d 00...

地理必修一

对点训练一 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 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 2题。1 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b 冬季多阴雨天气。c 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d 冬季冰雪反射率高。解析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