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规律总结

发布 2022-07-02 19:06:28 阅读 9167

每一块知识点都有“概念”“规律”“应用”“影响”的学习方法,掌握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核心,下面整理各知识点的核心规律。

一)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

1 看形状。

2 看最高点、最低点和转折点的海拔。

3 看起指点的海拔。

二)影响太阳辐射总量高低的因素。

纬度高低、气候和地势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气候干旱,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获得热量多。

三)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某地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

某地夜长=(子夜24点-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点)×2

四)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五)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 根据气温值得递变方向判定南北半球:气温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气温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 根据陆地(或海洋)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气温值的高低:陆地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则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陆地气温向低伟方向突,则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

3 根据陆地(或海洋)气温的高低确定季节和月份: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为夏季(北半球七月、南半球一月);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为冬季(北半球一月、南半球七月)

六)等压线图判读方法。

1 根据封闭等压线气压值的递变规律:气压值向中心递增为高压区;向中心递减为低压区。

2 根据高低压区画出脊线或槽线:高压区伸出长舌尖端的连线为脊线;低压区伸出长舌的连线为槽线。

3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风向。

4 根据与邻近高压区之间的气压差大小。

七)冷锋与暖锋。

冷锋:过境前:温暖晴朗过境时:阴天、风、雨、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温度降低、天气晴朗(降水在锋后)

例:大风、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暖锋:过境前: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下降、温度上升、天气晴朗(降水在锋前)

例:一场春雨一场暖。

八)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低气压、四周向中心辐合(南顺北逆)、气流上升。

例:阴雨天气、台风。

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向四周辐合(北顺南逆)、气流下降。

例:长江流域伏旱。

九)影响降水的因素。

1 空气升降运动。

2 空气水平运动。

3 地形。4 洋流。

十)影响气候因素。

1 纬度位置。

2 大气环流。

3 下垫面(海陆、地形、洋流)

4 人类活动。

十一)判断气候类型的依据。

1 以温定球。

2 以温定带。

3 以雨定型。

十二)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地下)→蒸发……

意义:1 联系调节作用。

2 迁移交换作用。

3 平衡更新作用。

4 影响塑造作用。

(十三)河流补给类型(因素、时间、分布、特点)

1 雨水补给。

2 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3 季节性积雪融水。

4 湖泊水补给。

5 地下水补给。

十四)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 在中低伟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冬寒西暖)

2 在北半球中高纬也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3 南极大陆外围有西风漂流(40°s)

4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十五)地理环境整体性。

基本组成要素:大气、地貌、水、生物、土壤。

表现:1 各要素在景观上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十六)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温带)荒漠带、**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山地垂直带。

十七)非地带性的表现。

1 自然带的缺乏: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 改变自然带位置(因素:地形、洋流、季风)

3 约束或扩展自然带(山脉、洋流)

4 分散的自然带(绿洲)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课时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认识陆地水尤其是人类所能利用淡水资源的有限性。2 能运用图3.2思考分析陆地各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3 能绘画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4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恒星地球。1 天体 2 星云 3 恒星 4 行星 5 卫星 天体系统 地月系 38.4万千米。太阳系 1.5亿千米。银河系 3万光年 直径10万光年。总星系 光年 94605亿千米。太阳系行星 近及远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水浸地火 土木填海 原有冥王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冥王星从此被...

高中地理必修一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选择题。读表1数据,回答1 2题。表1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2 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b c d 3 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三角洲平原 b 黄土高原面 ...